元界财讯2025年08月17日 20:12消息,00后消费降级悄然离场,红星美凯龙总裁揭示家居行业新危机,并提出创新破局之道。
近期,中国家居行业因一系列跨界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行业整体步入存量竞争阶段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周期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热议话题。第一财经记者近日专访了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朱家桂,深入探讨行业现状与企业突围路径。
“我家小区门口原本有一间包子铺,今天我看到离他50米的地方又开了另一家包子铺,包子开始‘买三送一’。”采访伊始,朱家桂用一个生活化的观察切入话题。他随即算了一笔账:“4个包子本来12块钱,现在少收3块,毛利直接少了二十几个点。”这一细节不仅折射出个体经营者的生存压力,更映射出当下商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内卷”焦虑——从早餐摊到大型零售,价格战正席卷各个消费层级。
朱家桂坦言:“没想到就连早餐包子铺都在打价格战。作为顾客,我其实并不期待早餐也陷入这种竞争,但现实是,他们确实‘打’起来了。”这种竞争焦虑正在从微观生意向宏观产业传导。而作为拥有全国400多家家居卖场的行业龙头,红星美凯龙也正身处这场变革的中心。
在此次采访前,朱家桂刚刚完成一轮密集的全国巡店行程:成都、昆明、北京、乌鲁木齐、包头……每一站背后,都是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寻求破局的实际动作。这些城市中的红星美凯龙门店,正在悄然发生业态重构——从单一的家居建材销售,转向涵盖家装、家电、汽车乃至生活方式服务的综合生态体。
今年7月底,昆明红星美凯龙云南全球1号店及沣源路商场同步落地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汽车主题馆,集新车品牌集合与高端易手车业务于一体,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主题商业空间。仅仅几天后,乌鲁木齐的新疆全球家居1号店也推出了面积超一万平方米的“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几乎同一时间,内蒙古包头市的红星美凯龙广场迎来了格力旗下高端智慧生活品牌“董明珠健康家”的内蒙古首店开业。
卖车、卖电器、做设计——这些业务早已超出了传统家居卖场的范畴。事实上,红星美凯龙正通过不断延伸商业链路,重塑自身的商业模式。截至目前,其在全国已布局超过26万平方米的汽车馆,建成超73万平方米的设计中心,电器业态占比突破10%。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一场系统性的战略转型。
朱家桂将这一转型概括为“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占15%,家装设计占15%,剩余10%为新业态,包括汽车、餐饮等衍生服务。“这不是盲目扩张,而是顺应行业逻辑的必然选择。”他表示,过去企业专注于某一品类即可生存,如今随着家居行业结束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单品类经营已难以为继。
他举例指出,国际知名品牌如杜拉维特(原专注陶瓷)和汉斯格雅(原主打花洒)如今也纷纷跨品类布局,推出彼此传统领域的商品。“就连以‘专注’著称的德国品牌都在变,说明全球家居行业都在经历链路整合的大趋势。”朱家桂认为,红星美凯龙从家具到建材,再到家电、设计,最终延伸至汽车业态,正是沿着“人、车、家、生活”的消费场景逻辑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扩张并非无边界试水。朱家桂强调:“我们曾尝试过共享办公、电影院等业态,但最终发现,不在主赛道上的业务不能干。”在他看来,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性与赋能能力,“不是有块空地就随便出租,而是要为商户创造增量价值。只有围绕家居生态做深做透,才能形成真正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和直播电商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朱家桂坦言:“中国‘万物皆可送’,物流效率极高,信息差被迅速抹平,许多传统行业的护城河正在消失。”然而,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线下家居卖场的终结。“家装产业链条极长,涉及系统门窗、冷暖设备、窗帘布艺、软装陈设等多个环节,整合空间巨大。我们构建的是以租赁为基础、服务为核心的生态体系,与电商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
真正的挑战来自消费代际的更替。朱家桂直言:“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是95后、00后消费者有一天没打招呼就不来了。”这一代年轻群体更加注重个性化、设计感与情绪价值,他们愿意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买单,而不再满足于“免费设计+强制消费”的传统套路。
正是基于这一洞察,红星美凯龙近年来大力推动“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建设,试图聚合优质设计师资源与高端产品供给,重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据了解,该业务已开展数年,部分设计工作室在入驻后实现了营收三倍以上的增长。平台通过提供场地、流量支持、供应链资源及运营赋能,帮助设计师实现商业转化,同时也反向丰富了自身的生态内容。
从新闻观察者的角度看,红星美凯龙的转型不仅是企业自救之举,更是整个传统零售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寻求重生的缩影。它的探索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生态系统的较量。谁能在“产品+服务+体验”之间建立更强的连接,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赢得话语权。
当然,挑战依然严峻。汽车、电器等新业务的运营逻辑与家居存在差异,如何避免资源分散、确保专业度,仍需时间验证。而高端设计中心能否真正吸引年轻客群,还需面对来自独立设计机构、线上设计平台的激烈竞争。但不可否认的是,红星美凯龙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再只是一个“收租金的房东”,而是在努力成为一个生活方式的组织者与价值共创者。
在这个连包子铺都在“买三送一”的时代,真正的商业韧性,或许不在于低价厮杀,而在于能否持续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红星美凯龙的转型之路,值得整个传统服务业深思。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