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母基金正式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北京8月8日电,8月8日,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母基金在北京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日,《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白皮书》也正式发布,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方向引领。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一乡一品的模式有助于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这种以地域特色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的发展路径,不仅能够提升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白皮书》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也为各地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在会议上发表致辞,他表示,自2016年“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启动以来,中国民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理论中持续完善,从模式构建到具体行动,从发展愿景走向现实成果。“一乡一品”从最初的规划布局逐步进入精细化运作阶段,已建立起“63N”产业赋能服务体系以及覆盖全国的“一中心五区域”服务网络。中国民贸将以此次《白皮书》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一乡一品”数智化创新,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葆在致辞中表示,中金资本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持续合作,通过资本的力量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着力解决制约“一乡一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推动金融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我认为,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体现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对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通过打通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金融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也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高效的市场生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智库董事长张诗雨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民族贸易在民族地区培育特色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实践成果被总结提炼成《白皮书》,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致辞中对一乡一品数智赋能实体经济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五点工作建议:一是加快数字经济机制创新;二是加快数智赋能技术创新;三是加快产业融通和智慧场景创新;四是加快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五是加快数据要素聚集环境创新。
会上,与会嘉宾一同上台启动揭牌,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母基金正式开启。
据了解,该基金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倡议,中国民贸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中心与中金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母基金将重点关注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民族文旅、现代商贸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等产业和领域,旨在引导社会资本高效参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来看,这类基金的设立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了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聚焦于现代农业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