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9月09日 08:57消息,中信证券指出,首个AI+行业政策落地,电力数智化发展前景广阔。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9月8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此前“人工智能”战略在能源行业中的具体落实举措。作为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将受到显著影响。近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随着“人工智能能源”行动的逐步落地,以及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体系建设的加速推进,将直接推动电力数智化产业的发展。据中信证券保守预测,到2030年,电力数智化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800亿元。建议重点关注电力信息化、能源大数据、算电融合等相关领域,以及受益于AI技术赋能的电力市场参与者。
新兴行业|首个“AI”相关政策正式出台,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前途广阔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此前“人工智能”行动在能源行业中的具体落地。作为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在这一进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近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我们认为,“人工智能能源”政策的推进以及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建设的加快,将直接推动电力数智化产业的发展。根据保守估算,到2030年,电力数智化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800亿元。建议关注电力IT、能源大数据、算电融合等相关领域,以及那些能够从AI赋能中受益的电力市场参与者。 **观点看法:** 此次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能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的数智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能源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具备技术优势和数据积累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未来,AI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管理方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事件:
2025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能源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发展基础将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在能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推动作用将取得明显进展,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人工智能+”行动在各领域正落实落细。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首次提出了清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并确定了六大落地方向。在政策的推动下,各领域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逐步进入加速落地阶段。时隔十余天,此次《意见》的发布是对国务院相关文件的具体落实,系统性地部署了人工智能在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等八大应用场景中的应用,凸显了能源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参考2015至2016年“互联网+”行动对服务业各领域的带动作用,我们预期各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实施方案将陆续出台,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各领域的赋能将受到更高重视。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加快,电力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或将直接获益,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800亿元。
电力系统是能源领域的主要构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2025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调节供需的关键作用。我们认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节奏的加快将望直接利好能源数字化领域,既包括市场端的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发电侧和电网侧的电力大数据分析、用户侧市场化售电管理系统等,也包括传统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考虑到以下三方面因素,我们估测至2025年,由现货市场带来的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约500亿元,2030年或达约1800亿元。
总量增大:按6.5%增速递减测算,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望达到14万亿千瓦时;电力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升,现阶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60%,随着后续零售端的逐步放开及工业用电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将达到80%。
现货扩容:随着各现货市场陆续提速转正,现货交易份额增长加快。考虑山东、山西、广东、浙江等首批现货试点建设节奏较快,其他省份市场尚未成熟,综合假设2025年现货占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为8%,2030年将望达20%。
智能信息化趋势:国网在其2024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以‘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正趋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路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信息化等加快推进,因此假设度电价格中信息化投资将逐步提升,又考虑到规模效应对成本的平摊,综合假设度电信息化成本占比持平。
▍投资建议:
电力IT领域值得关注,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益于电力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以及此次“人工智能能源”文件推动的电力系统智能化方向。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该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将有望进一步加快,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二是能源大数据与算电的深度融合。《意见》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建议重点关注能源电力领域中数据、算力、算法等人智能应用的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推动力。《意见》通过专栏形式,明确了37个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的应用发展重点任务,覆盖百余项具体场景。在方向分布上,油气领域有6项,煤炭、电网、水电以及能源新业态各5项,火电和新能源各有4项,核电则有3项。同时,《意见》还对各项任务的建设路径与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深度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这些具体任务的提出,显示出政策层面对于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产业的高度关注与系统布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工智能有望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风险因素: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未达预期;“人工智能能源”相关政策推进力度不足;算力产业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