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看好国产液冷链替代机遇,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在海外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容、算力芯片及液冷技术不断升级的推动下,AIDC液冷行业或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投资机遇;国产液冷产业链有望借助新技术窗口期以及决策链的分散化趋势,逐步进入海外市场配套体系;同时,随着国产算力芯片实现突破,预计国产液冷系统在替代进程中的机会也将显著增加。
中金:AI“探电”(八)——算力需求提升与技术革新多轮驱动,全球液冷产业链或将加速扩张
中金研究
在海外算力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算力芯片与液冷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我们对AIDC液冷领域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预计该板块将迎来加速增长的投资机遇;国产液冷产业链有望借助新技术窗口期以及决策链条的分散化趋势,逐步进入海外市场配套体系;同时,随着国产算力芯片实现突破,国产液冷系统也迎来重要的替代机会。
摘要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功耗显著上升,推动散热方案向液冷技术演进。在生成式AI的带动下,算力需求持续增长,促使服务器芯片的功耗不断攀升。同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日趋严格。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难以满足高密度算力和能效标准的要求,因此散热技术正逐步向液冷方向升级。AIDC液冷系统架构主要由一次侧(热量传输过程)和二次侧(IT设备冷却)两部分构成。
景气度+技术迭代双轮驱动,液冷产业链alpha属性突显。海外算力资本开支持续上修,液冷处在高景气度的通量中;同时英伟达算力芯片持续迭代,功耗提升,驱动液冷技术方案升级迭代,下一代GB300液冷方案在二次侧液冷板、UQD、CDU等技术方案上变化较大,一次侧在高算力、高能效需求下,我们认为磁悬浮水冷机组应用有望提速。此外,随着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我们认为液冷在国内市场亦有望迎来加速渗透。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2年突破2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2%,从2025年至2032年。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液冷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此外,基于英伟达的液冷需求测算,液冷板和CDU等细分市场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需求。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液冷技术正逐步成为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高能耗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随着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传统风冷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的需求,液冷凭借其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PUE值,正在加速替代传统冷却方式。未来,液冷产业链相关企业或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液冷技术的决策链条可能正从集中逐步转向分散,市场格局仍存在变动的可能。目前全球AIDC液冷市场主要由外资和台系厂商主导;当前决策权主要掌握在CSP(终端用户)手中,同时英伟达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然而,随着ODM厂商逐步进入液冷领域,决策链可能呈现更加分散的趋势。结合技术方案的快速更新,我们认为液冷市场的竞争格局仍有变化的空间。
投资建议:看好北美算力资本开支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机遇,相关环节有望受益并进入供需偏紧的状态;同时,随着GB300液冷方案的升级,国产厂商有望借助新方案实现突破和切入;此外,国产算力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液冷链的替代提供了重要契机,值得重点关注。当前全球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企业若能抓住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的窗口期,将有望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风险
算力领域的资本支出未能按计划落实;新技术的规模化生产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