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8月06日 14:08消息,戴岳减持股份,新兴装备实控权生变,长安汇通跃居第一大股东,背后暗战浮出水面。
8月5日晚间,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兴装备”)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原持股5%以上股东戴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因实施减持,合计持股比例降至20.04%,不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长安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安汇通”)持股比例为20.58%,被动成为新兴装备第一大股东。此次变更未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亦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此次第一大股东的变动,源于戴岳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自2025年6月11日披露减持意向后,戴岳于2025年8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新兴装备股份1,073,5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1%。本次减持完成后,戴岳及其一致行动人郝萌乔、王苹、戴小林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3,519,785股,持股比例由减持前的20.95%下降至20.04%,正式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戴岳的此次减持完全依照此前预披露的计划进行,未出现违规操作或偏离承诺的情况。公告明确指出,本次实际减持情况与前期披露的意向、承诺及减持安排保持一致,体现了其作为大股东在资本运作中的合规性与透明度。同时,公司也强调,戴岳的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未来仍可能存在进一步减持动作,公司将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市场知情权。
长安汇通自2023年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取得戴岳所持12.78%股份以来,便逐步在新兴装备的股权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因戴岳方减持而被动跃升为第一大股东,虽在名义上实现了“易主”,但实质控制权并未发生转移。事实上,长安汇通作为陕西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早已在战略层面深度介入公司发展。此次股权比例的微调,更多体现为一种技术性变动,而非控制权的实质性更迭。
从市场角度看,国有资本的持续加持,反映出对军工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看好。尤其是在当前国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航空装备及军工电子板块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长安汇通的稳固持股,有助于提升新兴装备在资源整合、项目承接和融资能力方面的优势,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尽管短期来看,第一大股东的变更有一定象征意义,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国资托底、稳控发展”的逻辑,或许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新兴装备主营业务聚焦航空装备制造,并在军工电子领域不断拓展布局。根据公司于7月14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增长31.55%至94.9%;扣非后净利润为600万元至900万元,同比增长0.21%至50.32%。基本每股收益预计在0.12元至0.17元之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交付产品型号结构优化带来的利润率提升,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贡献(预计750万元至1100万元)。
这一业绩表现虽有一定非经常性损益的支撑,但客户采购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结构的改善,显示出公司在核心业务层面正逐步释放增长动能。在当前军工订单周期逐步回升的背景下,新兴装备若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有望在细分领域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而国有资本的稳定持股,也为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了保障。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