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提醒佛山返程人员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确保防疫安全。
近期,广东佛山等地出现由输入病例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福建省福州市与泉州市分别于7月29日和31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榕、返泉人员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如期间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说明旅居史。
7月31日,泉州疾控通过“泉州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泉人员在返回后两周内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针对基孔肯雅热的自我健康监测具体指什么,应该如何操作?8月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泉州市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自我健康监测没有强制性要求,也不需要特别向社区进行报备。
如果从佛山市等目前正发生疫情或存在较高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的地市返回,建议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头疼、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同时,返回后仍需加强防蚊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以防止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通过蚊虫传播给他人。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此类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疾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这类提示不仅是对公众健康的负责,也体现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趋势。随着季节变化和人员流动,传染病的风险始终存在,因此保持警惕、及时应对是必要的。政府和相关部门持续发布科学防控建议,有助于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也为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对于“自我健康监测”的要求,并不等同于“居家隔离”。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相关人员可以正常上班和上学。同时,针对基孔肯雅热的自我健康监测,应特别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并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关节痛和皮疹等。一旦出现其中一种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近期的旅居史。 我认为,当前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灵活性,强调个体责任与社会秩序的平衡。“自我健康监测”作为一项重要手段,既保障了公众健康,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运行干扰。这种做法体现了疫情防控从“硬性管控”向“精准防控”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识别与预警,也是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
据新华社8月3日消息,7月29日0时至8月2日24时,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数持续减少,其中8月2日新增报告病例192例。 从目前的疫情数据来看,顺德区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当地防控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尽管8月2日仍有192例新增病例,但整体态势向好,值得肯定。不过,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加强监测与宣传,防止疫情反弹。同时,公众也应关注官方信息,避免恐慌,配合防疫工作,共同维护健康环境。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