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7月31日 14:16消息,关注境内三大新能源RWA项目,资产真实性与数据准确性是关键。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将正式实施,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体系的地区。
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即“监管沙盒”,旨在在一个受控的测试环境中,允许企业对创新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进行试验。该项目重点探索各类通证化资产的应用场景,其中“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是核心方向之一。目前,涉及境内资产的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朗新集团(SZ300682)的新能源充电桩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以及巡鹰出行的换电资产RWA。此外,去年12月,协鑫能科(SZ002015)与蚂蚁数科达成合作,完成了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交易。
近日,香港区块链应用与投资研究院执行院长胡烜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RWA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实现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的真正统一;第二,利用生息资产来解决价值沉淀的问题;第三,通过合规的运营方式,增强投资者的信任感。
关于该项目在实际运行中的主要挑战,零壹智库CEO柏亮指出,核心问题在于资产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
三大新能源RWA项目融资超3亿元
去年8月,朗新集团与蚂蚁数科携手,在香港成功落地国内首笔以新能源实体资产为依托的RWA(可追溯资产)融资业务,金额约为1亿元人民币。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设施和充电桩建设,为数千家中小型储能及充电桩运营商提供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此次RWA(现实资产代币化)的首次尝试中,朗新旗下新电途作为新能源数字化平台的运营和服务提供方,将平台上部分充电桩作为RWA的锚定资产,依托可信数据在区块链上发行“充电桩”数字资产,每个数字资产代表对应充电桩的部分收益权。蚂蚁数科旗下的蚂蚁链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链上数据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 此次尝试标志着传统基础设施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资产流动性,也为新能源领域探索了新的价值实现路径。通过将实体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资产,有助于推动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增强了信任机制,为未来更多类型的RWA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随后,2024年12月,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达成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可追溯资产),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该项目所锚定的资产为湖南、湖北两省的82M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根据协鑫能科2024年年报显示,其电力销售营业收入达到52亿元。 此次合作标志着绿色金融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应用,也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路径。通过将实物资产数字化并进行证券化处理,不仅提升了资产流动性,也增强了市场对绿色能源项目的信心。这种模式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推广,推动更多清洁能源项目落地。
协鑫能科在发行RWA(现实世界资产)项目时曾表示,户用光伏电站具备产权明确、收益稳定以及数据可追溯等优势,这些特性正好契合RWA对实体资产的基本要求。此外,这类资产还符合国家“3060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方向。借助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发电量和收益等关键数据,并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凭证,从而有效保障资产的真实性与透明度。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光伏电站资产通过RWA模式上链,不仅是对传统资产管理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也体现了金融科技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的趋势。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资产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增强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的信任。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政策的持续支持,RWA模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协同发展。
3月18日,巡鹰集团旗下巡鹰出行近日成功完成一笔金额数千万港元的RWA(现实资产代币化)项目,这是全球首单基于换电实体资产的RWA。该项目通过发行由香港胜利证券担任管理人的RWA基金产品实现,蚂蚁数科、Conflux Network与VDX共同提供技术支持,AW3家族办公室作为生态伙伴参与其中。此次交易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实体资产融资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产流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从行业角度看,此次RWA的成功落地不仅是技术与金融结合的一次重要尝试,也反映出换电模式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步挖掘。通过将实体资产进行数字化和证券化,不仅提升了资产的流通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这类创新模式或将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
数据来源:相关企业官方网站、公开报道
在零壹智库2月13日的座谈会上,蚂蚁数科Web3(第三代互联网)业务产品负责人张晨光表示,朗新集团和协鑫能科的相关项目目前均采取私募投资方式,且主要面向海外投资者。这一动向反映出国内企业在探索Web3领域时,正逐步借助国际资本力量,拓展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显示出企业在布局新技术时对合规性与市场多样性的考量。
朗新集团项目方表示,投资者可通过购买代币获取相应的实体资产及部分收益权,项目依托实体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利用智能合约实现收益的实时自动分配。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这种将数字资产与实体权益相结合的模式,反映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探索。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收益自动化分配,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透明度和信任感。然而,此类项目仍需在合规性、风险控制等方面持续完善,以确保投资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朗新集团充电桩RWA发行流程图片来源:华西证券研报新能源资产代币化是RWA的压舱石
实际上,这三大项目的操盘手都是蚂蚁数科。
在“新能源数字资产社区·2025春季峰会”上,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说:“因为我们公司对新能源有执念,我们已经形成了商业的膝跳反射,谈行业必谈新能源,谈发展必谈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不管全球是什么风向,我们不会放弃我们自己的信念,信念到最后就是执念。”
胡烜峰认为,新能源RWA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实现信息流、物流与现金流的全面融合。借助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能够将链下数据进行链上确权,从而形成可追溯、可交易的价值体系;其次,以生息资产为基础解决价值问题,新能源领域具备刚性需求,使得代币化资产具有正外部性,从而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保障;最后,合规性是赢得投资人信任的关键,由香港持牌机构负责RWA的发行与运营,增强了项目的可信度,也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在我看来,新能源RWA的发展路径体现了技术、资产与合规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不仅为传统资产的数字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安全、透明的投资环境。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的重视不断加深,这类项目有望在未来的金融生态中占据重要位置。
柏亮指出,RWA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要实现进一步突破,必须构建以现实世界资产为基础的代币化商业模式,从而不断充实、丰富并优化现有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体系。这需要大量具备高度共识性、易于理解、易于评估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体资产。
“新能源是实体经济升级、智能经济崛起以及虚拟经济运行的底层支撑,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成熟的产业数字化水平和明确的经济价值。新能源资产的代币化,能够为RWA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甚至是RWA的重要稳定器。”柏亮表示。
链下数据到链上平台能否“保真”一直是难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新能源RWA同样面临着不少挑战。业内人士表示,首先,作为资产方,在将资产上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资产的真实性、收益的稳定性以及交易的可追溯性,从而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随着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技术已日趋成熟,当前行业具备对发电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和实时传输的能力。以协鑫能科RWA项目为例,项目资产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链上监控,实时反映发电量情况,并可与电网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于该项目在实际运行中的主要挑战,零壹智库CEO柏亮指出,核心问题在于资产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链下数据到链上平台的过程中能否‘保真’一直是产业区块链比较大的难题,业内大多认为,区块链只是‘确权’、不能‘确真’。”
他指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进一步细化数据颗粒度或增加数据节点的数量;其次,确保数据节点的独立性,并提升交叉验证的效果;第三,在当前阶段可以借助一些传统的非技术手段,例如企业担保、第三方审计等。
胡烜峰也持相似看法。“虽然数据被上链,但并不能有效解决数据源头造假的问题。此外,大量传感器和设备的改造工作也需要额外投入,进一步加大了融资压力。一旦融资失败,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
此外,他还强调投资人最看重的就是收益保证。
“仅仅依靠数据上链,即使数据看板设计得再精美,也无法真正保障投资人的收益,他们更倾向于信任那些有信用担保的项目。”胡烜峰表示。 在当前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据上链确实为信息透明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技术本身并不能替代信用体系。投资人更关注的是项目的实际风险与回报,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数据展示。因此,只有将技术与信用机制相结合,才能真正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现实资产端需加强数字化建设减少上链、代币化的成本
据记者获悉,协鑫能科未来将持续推进能源领域与Web3技术以及海外资本市场的融合,同时将与蚂蚁数科携手,通过RWA(现实世界资产)模式,推动能源资产以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实现全球交易,从而提升资产的流动性与市场价值。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项目RWA如何更好地发展?柏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在现实资产领域,企业仍需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主动根据区块链的技术标准和RWA市场的需求进行升级,从基础层面降低资产上链和代币化的成本。
其次,在市场层面,特别是在香港市场,亟需加快总结监管沙盒的实践经验,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指引,逐步开放二级市场和公众市场,为RWA(现实世界资产)商业生态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第三,政策层面需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跨境通道的便利性。
“最后,“RWA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业界需要结合具体的资产、企业及产业特点,在新的流动性体系中探索适合的商业模式,以促进资产价值的发现与流通。”柏亮表示。 在当前金融创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RWA(现实世界资产)的引入为传统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新思路。其灵活性使得不同行业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差异化的运作模式,有助于提升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流通效率。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金融生态将更加开放与包容。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