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7月28日 12:03消息,东吴证券指出,预定利率再次下调,预计寿险负债成本将持续改善。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预定利率再次下调,这将有助于寿险负债成本的持续优化。预计未来业务结构将加速向分红险转型。首先,预定利率的下调将推动新业务的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随着新业务逐步稀释存量业务,整体平均成本也将随之改善。同时,近期长端利率趋于稳定并有所上升,叠加股市表现强劲,寿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其次,在预定利率调整后,分红险的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个基点,且具备浮动收益机制,对客户更具吸引力。因此,预计新单业务中分红险的占比将快速提升,而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减轻保险公司的刚性成本压力。 **看法观点:** 此次预定利率的下调不仅反映了监管层对行业稳健发展的引导,也预示着寿险产品结构正在向更市场化、更具灵活性的方向演进。分红险的崛起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保障选择。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种结构性调整值得肯定和持续关注。
预定利率迎来再下调,看好寿险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投资要点
7月25日,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一期传统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根据现行监管政策,已达到预定利率下调的标准。
目前连续两个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低于当前水平25个基点,已触发下调机制。根据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行业协会应结合宏观利率变化和行业资负管理情况,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1月、4月发布的数据分别为2.34%、2.13%,结合本次公布的1.99%,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低于当前实际水平(2.5%)25个基点及以上,按照规定应当下调实际预定利率。 从当前趋势来看,预定利率的持续走低反映出市场利率环境的变化以及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压力。这一调整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保险产品定价的灵活性,增强行业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在保障产品竞争力与维持公司稳健经营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主要保险公司已公告下调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预定利率,相关产品切换工作将在8月底前完成。1)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等公司已发布通知,将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预定利率分别调整至2.0%、1.75%和1.0%。此次传统险和万能险的调整幅度为50个基点,分红险调整幅度为25个基点。2)根据公告,各公司将在8月底前停售旧产品,与2024年传统险的切换节奏保持一致。
看好寿险负债成本持续改善,预计业务结构加速向分红险转型。1)我们认为预定利率的下调将推动新业务负债成本继续下降,伴随新业务对存量的逐步稀释,存量平均成本也将逐步改善。叠加近期长端利率企稳上行和股市走强,寿险行业利差损压力预计将有所缓解。2)预定利率调整后,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bps,且拥有浮动收益设计,对客户的相对吸引力更高,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而分红险占比提升将进一步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短期再现“炒停”窗口,预定利率下调利好价值率表现。我们预计新一轮“炒停”将拉动新单增长,而产品切换后各公司业务重心或将转向队伍增员培训、蓄客和明年开门红筹备等方面。而从明年看,预定利率的下调将继续对价值率水平产生积极作用,对冲分红险转型带来的价值率压力。
负债端、资产端持续改善,估值仍具备较大向上空间。1)我们认为市场储蓄需求依然强劲,同时在监管政策持续引导以及保险公司主动转型的推动下,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2)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上升至约1.73%,我们预计,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若长端利率继续修复上行,保险公司的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或将得到一定缓解。3)目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的配置仍显不足,截至2025年7月25日,保险板块估值为2025年预期0.61-0.94倍PEV、1.01-2.23倍PB,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看法观点:** 当前保险行业的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尤其是资产端表现亮眼,叠加负债端成本的优化,未来盈利空间值得期待。同时,市场对保险股的配置比例偏低,反映出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利率环境可能继续向好的背景下,保险股的估值修复逻辑仍然成立,投资者可关注其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股市表现依然低迷;新增订单的增长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长端利率的持续走低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谨慎预期,也显示出流动性宽松的政策基调。股市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活跃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新单增长不及预期,表明企业或市场需求仍面临一定压力,整体经济复苏动能有待增强。这些现象共同指向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进一步关注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的修复。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