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9月03日 10:28消息,通宇通讯半年报扣非净利下滑七成,募投项目进展缓慢,业绩承压凸显经营困局。
南方财经9月3日电,通宇通讯(002792.SZ)近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下降2.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8.60万元,同比下滑8.90%。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496.6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9.15%。这一数据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正在显著弱化,净利润的维持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收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达1681.9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重高达77.2%,其中政府补助贡献926.95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1279.37万元收益。这种“靠补贴和投资收益撑利润”的模式,难以持续支撑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从业务结构来看,传统通信产品线表现分化明显。基站天线作为公司核心产品之一,实现收入3.04亿元,但同比下滑13.55%;射频器件收入0.68亿元,降幅更达23.88%,反映出在5G建设放缓背景下,传统通信设备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波天线业务异军突起,收入达1.19亿元,同比增长84.36%,显示出公司在高频段传输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始释放增长动能。此外,卫星通信业务实现收入2608.08万元,虽体量尚小,但作为新兴战略方向,已初具雏形,未来或将成为新的增长极。
海外市场成为通宇通讯当前最亮眼的增长引擎。报告期内,海外业务收入达26597.62万元,同比增长47.77%,占总营收比重接近一半。这一成绩表明公司在国际化布局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部分新兴市场的拓展成效显著。在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升级的大背景下,通宇通讯若能持续深化海外渠道建设与本地化服务,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然而也需警惕地缘政治、汇率波动及海外项目回款风险等潜在挑战。
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仍面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质疑。2021年通过定增募集的7.998亿元资金,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使用比例仅为26.49%,高达6.43亿元资金处于闲置状态。重点推进的“下一代高性能天线项目”投资进度仅完成20.69%,进展缓慢。对此,公司解释称因新技术研发与产品化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叠加市场环境不确定性,故主动放缓投入节奏。这一说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从投资者角度看,长期低效使用募集资金,无疑削弱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能力的信心。更值得注意的是,原计划中的“卫星地面终端波束自适应通信天线技术研究项目”和“无线通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因投入产出不再匹配而被终止,暴露出前期项目论证可能存在不足,战略前瞻性有待加强。
综合来看,通宇通讯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一方面,微波天线和海外市场的强劲增长为公司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传统主业承压、盈利质量下滑、募投项目推进不力等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当净利润严重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时,企业的内生增长能力必须打上一个问号。未来,公司亟需在技术研发、资源配置和战略执行上拿出更清晰的路径与更果断的举措,真正从“政策输血”转向“自我造血”,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重拾增长动力。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