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A股股东名册查阅制度待升级,利益平衡难题如何破解?

A股股东名册制度升级难,谁在阻碍透明化进程?

A股股东名册查阅制度关乎多方利益,目前仍需进一步完善。

   根据新《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自2024年7月1日起,该法正式实施后,股东将可进一步复制相关股东资料,以增强其对公司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这一修改体现了法律对股东权益保护的进一步强化,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在信息更加公开的环境下,股东能够更有效地行使权利,同时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此举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由于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流通的特殊性,一些受访人士认为,股东名册属于“敏感信息”,其查阅和复制涉及多方利益,相关方对股东获取上市公司股东名册的行为,应予以适当的规范和限制。对此,我认为,虽然股东名册确实可能涉及公司隐私和市场秩序,但在保障股东知情权与维护市场公平之间,仍需建立更清晰的边界和规则。不应因潜在风险而完全限制合法股东的合理查询需求,而是应在制度设计上平衡各方权益,确保信息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截至目前,A股市场中,仅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名册查阅制度》。如何在保护股东权益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约束,并确保公司日常运营不受干扰,市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牛散与律师起争议

   日前,一位小红书博主发布内容称,其在行使股东权利查阅上市公司股东名册时,遭到该公司所聘请律师的言语侮辱,该博主表示将“坚决进行投诉”。

   配图显示,该博主向*ST立航发送了查阅股东名册的邮件,申请查看公司最新一期前50名股东的名单;其在邮件中附上了本人的身份证和沪市股东卡。

   综合多方信息,该博主系知名牛散谢恺。

   公开资料显示,谢恺出生于1988年,上海黄浦区人士。有报道称,他以6000元起家,逐步成为了身家过亿元的A股超级牛散。谢恺近几年频频现身资本市场,其成名作是押中“10倍股”朗姿股份。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谢恺并未出现在*ST立航的前十大股东或流通股东名单中。然而,今年以来,谢恺对四川省内的上市公司表现出浓厚兴趣。上半年,他已举牌*ST天微,并出席了多家四川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

   对于谢恺的“指责”,当事律师对记者表示,双方并非因为查询股东名册起了争议。在这位律师看来,查阅股东名册是股东的权利,谢恺按照流程向公司申请就可以。

   目前,谢恺已经删除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上述帖子。

   股东查阅权标准不一

   《公司法》中一直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

   据了解,中登公司会定期向上市公司发送截至当月10日、20日以及月末的前200名股东名册至公司,如该日为非交易日,则发送该日前一交易日的前200名股东名册。

   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规定中,新增了一款规定,“上市公司股东查阅、复制相关材料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不少上市公司在修订《公司章程》时,明确赋予股东“查阅、复制本章程、股东名册”的权利。在*ST立航的《公司章程》中,记者也发现了类似条款。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这一修改体现了对股东知情权的进一步保障,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股东作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理应享有了解公司基本运营情况的权利。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权利不被形式化,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规范。

   记者曾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立航,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现阶段公司仅接受现场查询股东名册,投资者需签署保密协议,并提供股东身份证明及相关复印件。”

   从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的回应来看,各家公司对股东如何获取股东名册的理解存在不同。

   多数上市公司明确表示,根据新《公司法》等文件,投资者可以查阅、复制股东名册。也有上市公司认为,股东只有权查阅其本人的持股信息,但对于其他股东的持股和交易信息公司须为其保密。

   上市公司提供股东名册查阅的方式存在差异。部分公司表示,在确认股东身份等信息无误后,可通过邮件或电话等方式提供相关信息。一位沪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透露,不同公司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有的要求签署保密协议,有的则可能无需额外手续。 从实际情况来看,股东名册的查阅权限涉及公司信息安全与股东权益的平衡。在现行制度下,各公司根据自身管理需求设定不同的流程,既有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也反映出监管政策在执行层面的灵活性。这种差异虽有助于企业自主管理,但也可能给股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有必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相关流程的规范化与透明化,以更好地维护股东知情权。

   还有的上市公司要求股东只能现场查阅。

   如同和药业表示,为核验股东身份并基于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结合市场惯例及律师意见,股东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账户卡原件及证券公司出具的持股证明材料到公司现场。股东需在现场签署保密协议,股东名册信息应当仅供该股东自身的正当目的使用,不得泄露给其他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股东身份并确认保密协议已签署完毕后将提供相关信息。三特索道称,股东名册为公司重要的数据信息,为保障股东的权益,股东需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到公司现场办理查询。

   “从保护股东隐私的角度,公司不接受网络方式查询,因为股东名册里面有许多其他股东的私人信息,比如身份证、电话号码、地址、股票账号等。”*ST立航上述人士表示。

   保障和约束应并重

   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具有特殊性,查阅和复制该名册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在保障股东知情权的同时,也需兼顾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以及证券交易的公平性。 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相关方应更加注重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在维护股东权益与公司利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尤其是在信息透明与市场稳定之间,更需要审慎处理,避免因过度披露或限制访问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或市场波动。

   一位深市上市公司董秘表示,上市公司股东人数众多,如果其频繁地查阅股东名册(及会计账簿),会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率和安全。

   北京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巍指出,无限制的股东知情权可能带来实质上的不公平问题。在上市公司中,股东行使知情权时,应能够证明其目的正当。若股东的目的不纯,或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原则的情况,上市公司有权予以拒绝。 我认为,股东知情权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机制,但同时也需设立合理的边界。过度扩张的知情权可能被滥用,损害公司正常运营和市场公平性。因此,在保护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确保知情权的行使符合法律精神与市场秩序。

   今年4月,天元律师事务所发文指出,股东名册涉及众多中小股东的证券投资情况,若允许其他股东随意获取相关信息,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股东名册中包含与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其他股东可通过关注名册的变化,了解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态度,从而辅助自身做出更合理的投资选择。

   根据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温笑侗的研究,提前查阅股东名册是相关方实施市值管理乃至操纵行为的重要前提。她指出,为了避免股东名册查阅权被频繁行使而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干扰,同时考虑到对股东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有必要通过制度设计从源头上防止股东名册被滥用。 我认为,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资本市场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股东名册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信息载体,其使用必须受到严格规范。若缺乏有效监管,不仅可能助长市场操纵行为,还可能侵犯股东隐私,损害市场公平性。因此,建立合理的查阅机制与权限划分,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各方权益的关键举措。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记者表示,目前《证券法》及配套的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股东名册可查阅、复制范围,也并未强制公司日常公开全部持有人信息。由于配套规定尚未“到位”,实务中上市公司的处理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这方面可能需要监管部门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作出统一细化的规定。

   天元律师事务所提出,可以通过明确股东查阅和复制股东名册的范围,结合对股东目的的分类管理、对敏感信息的技术处理以及设置查阅的时间窗口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股东知情权与市场公平之间的平衡。 我认为,这一建议体现了在保护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企业信息的安全与市场的稳定。通过合理设定边界和采取技术手段,既能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利,也能防止信息滥用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这种兼顾多方利益的思路,对于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也可通过完善内部制度,对股东名册的查询和复制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如创远信科8月中旬发布了公司《股东名册查阅制度》,明确了股东名册的保管、查(借)阅等流程。其中提到:上市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公司股东名册,查阅应当现场进行或由公司指定电子设备查询,申请人仅可复制与自身权益直接相关的部分。公司员工以及查阅人员需遵守保密义务。违反制度规定的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公司或其他股东带来的损失等。

   “我印象中目前实施这种制度的上市公司好像只有这一家。”某深市上市公司董秘表示,相关内容不错,值得参考。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通宇通讯半年报爆雷:扣非净利暴跌七成,募投项目陷龟速困局

2025-09-03 10:28

福莱新材豪掷7亿布局新材料,升级扩产引爆产业新动能

2025-09-03 09:19

中信证券:白酒板块筑底提速,布局机遇悄然显现

2025-09-03 09:18

放量下跌暗藏机会,支撑位或成反弹关键点

2025-09-03 09:16

兆新股份落子青海,打造新材料科技新引擎

2025-09-01 14:12

阿里概念强势崛起,背后有何重磅动因?

2025-09-01 13:00

重磅出炉!A股半年报成绩单曝光,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2025-08-31 23:31

江淮汽车半年巨亏,蔚来依赖华为难挽颓势

2025-08-30 12:12

A股单日成交破3万亿!创历史第二高,专家深度解读背后逻辑

2025-08-25 15:57

A股市值格局巨变:三大国有行强势登顶,13只万亿巨头闪耀登场

2025-08-25 14:31

中兴通讯突然爆发,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2025-08-21 12:57

预应力材料迎爆发式增长:风电水电新场景点燃出货狂潮

2025-08-21 11:51

钨价狂飙产业链迎新机遇 这些企业或成最大赢家

2025-08-21 11:48

创新药ETF热度攀升,多只龙头股遭机构密集调研

2025-08-18 14:07

中信证券:银行股修复潜力待释放,绝对收益机会可期

2025-08-18 14:04

芯片巨头突遭停牌,1300亿市值风云再起

2025-08-17 21:30

华虹控股拟收购华力微控股权,A股并购潮再起

2025-08-17 21:28

313只翻倍股引爆市场!资金狂涌这些黄金赛道

2025-08-17 20:08

QFII持仓揭秘:汽车板块成上半年最大赢家

2025-08-14 07:16

科创板红利加速释放,投资新蓝海启航

2025-08-11 20:56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