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江淮汽车半年巨亏,蔚来依赖华为难挽颓势

江淮汽车半年巨亏,蔚来背靠华为仍难扭转颓势

元界财讯2025年08月30日 12:12消息,江淮汽车半年亏损创新高,净利润暴跌356%,依赖华为仍难扭转颓势。

   抱上华为大腿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依然深陷困境。 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尽管江淮与华为的合作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关注度和技术支撑,但其整体经营状况仍未见明显改善。这种“借力”虽有助于短期提振信心,但若缺乏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仍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依赖外部资源,更需要内部的深度改革与战略调整。

江淮汽车半年巨亏,蔚来依赖华为难挽颓势

   近日,江淮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净利润暴跌356%

   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10%。其中,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6亿元和106.42亿元,合计占整体营业收入的80.1%。

   江淮汽车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到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出口业务出现下降;同时,公司旗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尊界)仍处于产能提升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事实上,出口业务对江淮的影响较为有限,今年上半年公司整车出口量为10.7万辆,仅比去年同期减少不足2万辆。

   江淮业绩的下滑与其上半年销量表现密不可分。

   当前,江淮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已布局了江淮、瑞风、思皓、钇为等多个品牌,但整体市场表现仍显不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共计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60万辆,同比下滑16.12%。

   同时,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的销售费用为7.24亿元,同比增长6.38%;管理费用达到11.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99%;而研发费用则为6.87亿元,同比下降12.87%。从财报来看,管理费用的显著上升对江淮的利润表现形成了明显拖累。公司解释称,管理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尊界超级工厂前期运营成本、人才引进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投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短期的高额管理支出或许是为了长远布局,但若无法在后续阶段有效转化为产出或效率提升,仍可能对盈利能力造成持续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将是江淮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销量下滑、高价产品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竞争激烈等影响让去年同期实现盈利的江淮汽车重新进入亏损。

   净利润上,江淮上半年由盈利转为亏损。根据财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7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3.01亿元,同比降幅达356.89%。在过去9年中,江淮累计亏损已超过150亿元。

   江淮亏损的背后还有公司管理层的原因。

   江淮汽车的发展困境可以追溯到前管理层时期。在左延安的领导下,江淮汽车曾在2011年实现年销量突破50万辆,销售收入也从3000万元增长至366亿元。曾经一片繁荣、快速发展的江淮汽车,在“帅印”交接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2年,63岁的左延安已卸任江淮汽车董事长一职,由安进接任。回顾安进主政江淮汽车的时期,公司销量增长停滞,盈利能力则出现断崖式下滑。从2017年至2022年,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其中2020年至2022年分别亏损17.19亿元、18.84亿元和27.95亿元,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来维持财务基本平衡。 从行业角度来看,江淮汽车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反映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艰难与阵痛。管理层更替未能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改善,说明企业在战略调整、市场应对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若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运营效率,仅依赖外部支持难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截至2024年10月,安徽省纪委监委通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经查,安进存在“靠企吃企,大搞权钱交易”等行为,其任职期间正值中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 此次事件反映出在行业变革时期,部分企业高管未能坚守廉洁底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也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新能源汽车成为产业重点发展的背景下,更应强化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保持清正廉洁的风气。

   “代工”依赖症

   曾经,江淮此前还能通过代工蔚来获得部分收入,随着双方合作终止,江淮显露疲态,自主品牌发展被忽视,创新实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2016至2023年间,江淮汽车为蔚来汽车代工生产ES8、ES6等车型,累计交付车辆超过20万辆,代工收入在高峰期曾占公司总收入的10%以上。随着蔚来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并以31.58亿元收购相关工厂资产,江淮汽车失去了这一重要的代工收入来源。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种合作模式的转变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自主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代工企业而言,失去头部客户的订单无疑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也促使它们重新思考未来的业务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这也表明,随着品牌自身实力的增强,代工模式正逐步向自建产能过渡,这或许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蔚来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期间,蔚来累计向江淮汽车支付约30.38亿元的代工费用。直到2023年,江淮通过将两座工厂出售给蔚来,再次套现45亿元。 从企业合作的角度来看,蔚来与江淮之间的这种资金往来,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对代工模式的高度依赖。而江淮通过两次资金流动获得巨额收益,也显示出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策略。这种合作模式虽然有助于蔚来快速实现量产,但也暴露出双方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对等。随着蔚来自身产能逐步提升,未来如何平衡合作关系、推动更深层次的技术与资源协同,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失去蔚来之后,江淮再次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与华为建立了合作关系,重新开启了代工模式。由江淮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尊界品牌被寄予了较高期望。

   2025年5月30日,由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正式上市。这款车型官方售价为70.8万至101.8万元,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以及三电机和双电机配置,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和保时捷Taycan。其搭载的华为高阶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成为区别于竞品的重要亮点。上市仅19天,该车大定订单便突破5000台,首月更是达到6500台。 从市场反应来看,尊界S800的热销反映出消费者对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同时也显示出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影响力正在扩大。不过,面对特斯拉和保时捷这样的强劲对手,如何持续保持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口碑,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不过,是否能够抢占由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主导的6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仍需时间验证。目前正值尊界品牌投入的高峰期,其超级工厂总投资约100亿元,年产能规划为20万辆。尊界S800的研发团队规模超过5000人。不过,该车型直到8月中旬才开始启动规模交付,9月的目标月产能为3000辆,计划年底冲刺至4000辆。短期内,这一系列举措可能难以带来显著利润,也尚未能有效改善整体业绩。 **观点看法:** 尊界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显示了其对未来的野心,但面对BBA等成熟品牌的强大竞争力,新进入者需要更长时间来建立品牌认知与市场信任。尽管在产能和研发上投入巨大,但短期内盈利压力依然存在。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为缓解业绩压力,江淮汽车表示正在采取多项举措,控股股东计划增持股份以提振市场信心。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事项已获得上交所受理,若顺利推进将有助于补充资金;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于2025年3月设立巴西子公司,旨在开拓新的增长点。

   当前江淮的挑战依然严峻。

   7月份数据显示,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呈现下滑趋势,其中货车当月销售10040辆,同比增长15.43%;皮卡销量为3229辆,同比下降43.01%;乘用车方面,SUV销量6749辆,下降23.67%,轿车销量1838辆,降幅达65.77%,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925辆,同比减少29.23%。

   与此同时,尊界S800作为该领域的新入局者,正置身于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百万级豪华车市场。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早已深耕多年,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特斯拉等新兴力量凭借技术优势强势进入市场,同时,多个自主品牌也纷纷推出高端新能源车型,使得整个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这样的环境,尊界S800作为新进入者,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我看来,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这也意味着新的机遇正在出现。传统豪华品牌的稳固地位虽然难以撼动,但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后来者提供了突破的空间。尊界S800若能在产品力、品牌塑造和用户体验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通宇通讯半年报爆雷:扣非净利暴跌七成,募投项目陷龟速困局

2025-09-03 10:28

福莱新材豪掷7亿布局新材料,升级扩产引爆产业新动能

2025-09-03 09:19

中信证券:白酒板块筑底提速,布局机遇悄然显现

2025-09-03 09:18

放量下跌暗藏机会,支撑位或成反弹关键点

2025-09-03 09:16

兆新股份落子青海,打造新材料科技新引擎

2025-09-01 14:12

阿里概念强势崛起,背后有何重磅动因?

2025-09-01 13:00

重磅出炉!A股半年报成绩单曝光,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2025-08-31 23:31

江淮汽车半年巨亏,蔚来依赖华为难挽颓势

2025-08-30 12:12

A股单日成交破3万亿!创历史第二高,专家深度解读背后逻辑

2025-08-25 15:57

A股市值格局巨变:三大国有行强势登顶,13只万亿巨头闪耀登场

2025-08-25 14:31

中兴通讯突然爆发,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2025-08-21 12:57

预应力材料迎爆发式增长:风电水电新场景点燃出货狂潮

2025-08-21 11:51

钨价狂飙产业链迎新机遇 这些企业或成最大赢家

2025-08-21 11:48

创新药ETF热度攀升,多只龙头股遭机构密集调研

2025-08-18 14:07

中信证券:银行股修复潜力待释放,绝对收益机会可期

2025-08-18 14:04

芯片巨头突遭停牌,1300亿市值风云再起

2025-08-17 21:30

华虹控股拟收购华力微控股权,A股并购潮再起

2025-08-17 21:28

313只翻倍股引爆市场!资金狂涌这些黄金赛道

2025-08-17 20:08

QFII持仓揭秘:汽车板块成上半年最大赢家

2025-08-14 07:16

科创板红利加速释放,投资新蓝海启航

2025-08-11 20:56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