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赛隆换帅,董事会重组,控股股东携手布局AI制药,开启发展新篇章。
新华财经北京8月11日电 在控制权转让尘埃落定后,*ST赛隆迅速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董事会迎来全面换届,新一届高管团队正式浮出水面。
8月10日晚间,*ST赛隆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兼总裁蔡南桂、董事唐霖等多名董监高因控制权变更原因提交辞职报告,辞去所任职务。与此同时,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补选贾晋斌、陈科、陈顿斐、张光扬、陈榕辉、李童瑶为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拟聘任陈科为公司新任总裁。
此次人事变动的背后,是公司实际控制权向海南雅亿的顺利过渡。而新控股股东背后的合伙人阵容,尤其是陈展生、刘翀、范晓霖等人的深度产业背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其中,陈展生作为立白集团创始人之一陈凯臣的长子,近年来在金融与产业整合方面动作频频;刘翀与范晓霖则长期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具备极强的前沿产业洞察力。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核心投资人近期联合天图投资、晶泰科技,对AI药物研发平台耀速科技(Xellar Biosystems)完成战略投资。耀速科技成立于2021年11月11日,致力于通过深度学习、生物信息学与计算化学融合的AI平台,提升新药研发效率。这一布局不仅彰显了其在创新药赛道的前瞻性卡位,也为*ST赛隆未来的战略转型埋下伏笔。
可以预见,随着新股东资源的注入,*ST赛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制药企业的运营模式。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控制权变更不仅是股权结构的调整,更可能是一次深层次的产业重构。新控股股东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在AI+药物研发、生物医药创新生态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有望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技术壁垒和长期竞争力。
从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构成来看,专业化、年轻化、多元化特征尤为突出。贾晋斌作为医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及外科学博士后,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曾任职康哲药业等知名药企,其加入无疑将增强公司在研发战略上的决策能力。而陈科虽年仅38岁,但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及毕马威、奇虎科技等跨行业履历,现为苏州互襄投资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财务与资本运作能力突出,或将主导公司未来的资本战略与合规治理。
陈顿斐作为金融工程硕士,曾担任Knights Genesis Group管理合伙人,现任多家投资与科技公司高管,在股权投资与科技企业孵化方面经验丰富。而张光扬则拥有强生、美敦力、丹纳赫等国际药械巨头的销售管理背景,具备成熟的市场开拓与商业化落地能力。整体来看,这支融合医药、金融、科技、管理的“复合型”董事会,或将推动*ST赛隆从一家区域性制药企业,向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现代化医药科技公司跃迁。
事实上,*ST赛隆近年来面临业绩承压、研发管线单一等问题,亟需战略突围。此次控制权变更恰逢其时。新股东不仅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更拥有在AI药物研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广泛投资布局,能够为上市公司导入技术、人才与合作网络。尤其是在当前医药行业加速向“数据驱动”转型的背景下,AI赋能新药研发已成为全球趋势,而新实控人团队在该领域的深度参与,或将为*ST赛隆打开全新的增长曲线。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雅亿资本、天图投资与晶泰科技等机构在AI制药生态的持续联动,*ST赛隆有望成为这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技术协同、项目孵化,还是临床转化,公司都可能获得优先合作机会。这不仅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风险,更可能形成“投资+孵化+产业化”的闭环模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然,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实现新旧团队的平稳过渡,如何将外部资源有效转化为内部动能,如何在保持合规治理的同时激发创新活力,仍是摆在新管理层面前的重大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董事会换届与控制权变更,标志着*ST赛隆已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未来能否抓住AI与生物医药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真正实现“脱星摘帽”并迈向高质量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