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7月24日 08:01消息,上海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全链条体系,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
受试者通过“意念控制”,仅依靠大脑信号就能顺畅操控电子游戏。今年第一季度,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完成了国内首例人体长期植入试验。这一突破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领域实现了新的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肩负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要把握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能力和高端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人工智能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出台多项政策举措,加快构建“算力筑基、模型引领、应用赋能”的全链条发展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上海不仅注重技术突破,更强调应用场景的拓展与产业生态的完善。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技术不断迭代,人工智能有望在更多领域释放更大动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落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
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上海正逐步构建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城市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彰显了上海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创新和应用方面的战略眼光。随着两大核心区域的协同发展,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模速空间聚焦大模型生态,短短一年多就集聚超400家大模型企业;模力社区专注垂类模型应用孵化,集聚近200家相关企业,覆盖智能座舱等新兴赛道,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研发生态。此外,临港智算中心等重点区域加速布局,共同构建起黄浦江两岸“多点支撑、星云联动”的智能产业网络。
今年一季度,上海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科技人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
2017年,上海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推出“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等政策。如今,一批90后已成为上海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交流平台。在过去7年中,已有超过6550名全球顶尖科学家,以及多位图灵奖得主陆续前来上海参会。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增了“菁英会”等板块,旨在为青年人才提供一个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目前,上海已集聚人工智能人才超过25万人,人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显示出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实力和吸引力。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持续投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开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路径。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汇聚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人士,与30余家国际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构建起全球智力网络。来自非洲的数学家阿卜登·阿坦加纳博士,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分享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非洲水污染治理系统,为当地社区提供智能化的公共健康方案。在共建“一带一路”与“中非科技创新伙伴计划”的框架下,这类跨越国界的协同实践,成为上海推动开放合作的现实注脚。
上海市正在建设市级智能算力调度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行业”优秀案例的应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表示。
在愚园路智慧社区,独居老人借助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获得日常健康提醒;在洋山港无人码头,大模型调度系统显著提升了集装箱的吞吐效率;在临港智算中心,算力网络正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的代码”走向现实应用场景,正在深度融入上海的城市生活。
从脑机接口的技术突破到全球协作的治理共识,从青年创业的蓬勃热情到城市治理的智能升级,上海正奋力书写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篇章。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