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9月19日 23:34消息,京剧《颜真卿》展现书坛巨擘的铁血风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大幕拉开,唐朝的风云激荡而至,通过京剧的唱、念、做、打,颜真卿“忠诚、刚正、担当”的一生被浓墨重彩地呈现在舞台上。昨晚,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合打造的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正式首演,不仅丰富了大众对颜真卿作为“书坛巨擘”的印象,更深入描绘了他中晚年充满传奇色彩、彰显高尚气节的人生轨迹。
环环相扣展现颜真卿的多面人生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在安史之乱期间,他毅然挥剑而起,联合河北十七郡共同结盟,以坚定的决心誓死平定叛乱,守护国家;当李希烈发动叛乱时,年近七十的他仍孤身深入敌营。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通过“歃血”“兵援”“遭陷”“祭侄”“受命”“就义”等九个场景,逐步展现颜真卿的多重身份与精神风貌:他是“以笔为矛”的书法家,字里行间蕴含文人风骨;是“以身作剑”的军事家,在战场上展现出无畏的勇气;更是心系家国的政治家,在朝堂内外始终坚守初心。
演出现场,开篇的“歃血”一场戏先声夺人。安史之乱爆发,山河危如累卵,颜真卿(张建峰饰)身着铠甲而来,手持钢刀,目光如炬。饶阳太守之女王倩儿(窦晓璇饰)身着孝服,手捧半幅染血战袍奔至台前,哭诉父亲战死沙场的噩耗,河北十七郡郡守无不为之悲恸。颜真卿当即在战袍上挥毫题诗:“风云识劲节,血火铸忠魂。天地英雄气,浩然万古存。”随后,他率众人歃血盟天,浩荡胸襟博得一片喝彩。
“祭侄”这一场景将剧情推向了高潮。颜真卿因遭小人陷害而被贬十年,与韦夫人已萌生归隐之念。此时,兄长颜杲卿和侄儿颜季明的几捧遗骨被寻回——颜杲卿与幼子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英勇殉国,颜氏家族三十余口惨遭杀害。全场灯光骤然熄灭,只有一束追光打在颜真卿身上,他悲痛欲绝,提笔写下《祭侄文稿》。舞台上一片如鲜血般的猩红色渲染开来,颜真卿挥毫泼墨,笔势如龙蛇飞舞,“天下第二行书”的雄浑气势在此刻变得真实可感。
在长达两小时的演出中,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通过多个精彩片段,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面形象。从“兵援博清”时夫妻二人以白绫明志的坚定,到“遭谗被贬”时面对奸佞陷害的正直;从“受命出使”时孤身赴会劝降叛将的勇敢,到“就义”时身处烈火仍从容赴死的悲壮,剧目成功塑造了一个超越书法家身份的立体人物。正如导演李卓群所说:“颜真卿是勇者、尊者、智者、仁者,我们要让观众在舞台上感受到他的初心与信仰。”
捧出“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时代新作
作为国家大剧院、北京京剧院的强强联合之作,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集结了国内顶尖主创团队:编剧蔡赴朝以“立意至高、动机至真、性格至烈”的文本为剧目打下坚实基础,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导演李卓群,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服装、造型设计蓝玲,灯光设计唐铭,多媒体设计张松等一线艺术家携手,共同捧出这部“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时代新作。
“剧本乃一剧之本,《颜真卿》的剧本基础非常好,不仅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也非常抓人,剧情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状态,之后的设计又环环相扣。”朱绍玉特别提及,新戏创作有时会“把唱词写得别别扭扭”,《颜真卿》有难得的诗意,而且接地气,格式、韵脚都很契合京剧音乐韵律,“《颜真卿》的声腔强调一个‘韵味’,有韵味才能吸引人。”朱绍玉同时注重结合作品的时间背景,融入管子音乐等标志性的西北地域特色,在彰显“京朝派”醇厚底蕴的基础上,为全剧注入一抹炽烈浓艳的唐时气韵。
在舞台呈现方面,传统戏曲中的“帐杆”被巧妙地融入《颜真卿》的舞美设计中。这一元素在戏曲舞台上常见,但经过高广健的放大与排列,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随着剧情的发展,帐杆时而如剑戟刀枪般挺立,时而似竹林毛笔般舒展,成为连接不同场景的重要媒介。他以帐杆为线、帐幔为面,用极简的舞美语言,灵活切换城阙、军帐、宫廷、禅庙等场景,赋予舞台强烈的叙事感和空间流动性。 此外,舞台设计中还引入了一弯弧形表演区域,从乐池延伸至观众席,融合了中国传统三面临席式舞台与西方镜框式舞台的特点。这种设计增强了观演之间的互动性,当王倩儿带着亡父遗愿走上沙场,或唐皇在此黯然踱步时,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情感被深深牵引,几乎打破了“第四堵墙”的界限。 张建峰表示,饰演颜真卿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颜家满门忠烈,能通过舞台展现颜真卿跌宕起伏的一生,令他倍感荣幸。他自幼受恩师欧阳中石书法熏陶,对《祭侄文稿》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而这部作品也与他的家乡河北正定息息相关。因此,他对这个角色不仅有情怀,更有共鸣。 饰演这样一个角色极具挑战性,既要展现文武老生的技艺,又要在唱腔上体现功力。例如,在悼念颜杲卿、颜季明时,一段反西皮二六唱腔如泣如诉,颇具奚啸伯先生演唱《哭灵牌》的韵味,也充分展现了张建峰作为奚派传人的艺术造诣;而在全剧结尾的反二黄唱段中,情绪层层递进,高潮迭起,将颜真卿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观点看法:** 《颜真卿》通过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成功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舞台上的“帐杆”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承载着文化意蕴与情感张力。同时,演员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细腻演绎,使得整部作品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艺术感染力,展现了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上的创新与生命力。
总的来说,“《颜真卿》是一部行当相当丰富的作品。”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说,主创团队分别以老生、青衣、老旦来塑造颜真卿、王倩儿、韦夫人,再加上武花脸、小花脸等,“既让观众耳目一新,也守住了京剧艺术的本体特色。”《颜真卿》本轮演出还设置了9月18日的马博通、王茜、崔冉以及9月20日的裘识、张梓溪、王中女两套主演阵容,多位演员汇聚了京剧艺术的多个流派。在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看来,《颜真卿》的一重重要意义,在于“聚焦梯队建设和薪火相传,在不同演员配组、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中,实现精品剧目打造与人才队伍培塑的双向推动。”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