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全洋班震撼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掀起戏剧狂潮

元界财讯2025年09月19日 23:33消息,中文版话剧《肖申克的救赎》巡演,全洋班全中文演绎,引爆观众热情。

   《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话剧剧照。本文配图均由出品方提供。 此次推出的《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话剧,凭借其经典故事与本土化演绎,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剧照中展现出的舞台效果与演员表现,让人对整部作品充满期待。从视觉呈现来看,无论是场景布置还是人物塑造,都体现出制作团队的用心与专业。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所附图片均来自官方提供,确保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增强对作品的信任感与期待值。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坐满观众的剧场中,大幕缓缓拉开,聚光灯随之亮起,一名被狱警押送的银行家安迪登场。他身后,铁笼中传来嘈杂的哄笑声:“快看,又来一个新犯人!”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这是近日刚刚完成第三轮巡演的中文版话剧《肖申克的救赎》演出现场。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你或许难以察觉,剧中那些流畅自然的中文台词,竟然出自外国演员之口。

   《肖申克的救赎》是中国观众和读者熟知的经典IP。该作品最初由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创作成短篇小说,1994年被改编为同名好莱坞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7分。如今,这部讲述一名蒙冤囚犯凭借“希望之光”成功越狱的故事,已被改编为中文版话剧。自去年1月首演以来,该剧已在中国12个城市演出30多场。

   《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话剧由龙马社与华人梦想联合出品,张国立担任导演,大山主演,来自11个国家的全外籍演员用纯中文进行表演。该剧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和背后的精彩故事?记者专访了这部话剧的主演、台词指导以及音乐制作人。

   西方故事本土讲述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银行家安迪因被控谋杀罪而被判终身监禁,关押在重犯监狱——肖申克州立监狱。这座与世隔绝的高墙之内,权力与腐败并存,无辜者在压抑中渴望着自由。面对长达27年的囚禁生涯,出路何在?真正的救赎或许就藏在“希望”这两个字之中。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与不屈。即使身处黑暗,只要心中仍有希望,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肖申克的高墙不仅象征着物理上的禁锢,更映射出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西方故事,全外籍演员阵容,全中文出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全新课题。

   为了让观众听起来“完全是中国人说话的方式”,剧组选角的门槛之一就是中文口语流畅度“满级”。于是,一群早已融入中国本土的“老外”,为诠释“希望”而来。

   担任主演瑞德的演员以及担任旁白的演员大山,是中国观众熟知的加拿大籍相声演员、主持人和语言表演艺术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并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饰演主角安迪的演员詹姆斯·柯雅各来自澳大利亚,是天津的女婿,说话时常带有天津口音;而饰演图书管理员老布鲁克的雷马丁在中国工作生活已有30多年,对中文语法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以及汉字的四声掌握得非常熟练。

   但这仍然不够,因为即便拥有普通话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证书,也不代表就能登上话剧舞台,经得起中国观众的审视与评判。 **看法观点:** 语言能力是表演的基础,但话剧表演更注重的是情感表达、节奏把控和人物塑造。证书只能证明语言标准程度,而无法完全反映一个演员的综合艺术素养。真正优秀的演员,需要在舞台上不断打磨,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尊重。

   比如重音就是一大“堵点”。由于西方人习惯用重音强调动词,排练时,饰演狱警哈德利的美国演员马泰,错把“你说什么”的重音放在“说”字上;柯雅各在讲安迪的台词时,误将“我没开枪”的重音放在“开”字上,导致中国人听起来感觉别扭。

   此外,中文的断句、节奏与情绪表达对外国学习者来说颇具挑战,而不同母语背景的人在发音习惯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外语学习者在掌握汉语时的难度。 在我看来,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承载着文化与思维方式。对于外国人而言,理解中文的语气、停顿和情感层次,远比单纯掌握词汇和语法更为复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发音上,也反映在语言使用的整体风格中。因此,在教学或跨文化交流中,应更加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引导与解释。

   为破解难题,有20年配音经验的台词指导老师陈喆亲自示范全剧所有台词。外籍演员们对着录音样带找不足、反复练,还曾求教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

   首轮排练期间,剧组规定,所有演员进组后必须说中文,说母语要被罚款。因为外籍演员只有沉浸于中文环境,避免频繁切换语言体系,上台才不容易“嘴瓢”。

   “既要让观众听清每个字、听懂每件事,更要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味道’。”陈喆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什么味儿?合乎情理的趣味儿、文化味儿、中国味儿。作为整台戏“地基”的中文剧本,翻译自英国编剧改编的《肖申克的救赎》舞台剧本,后又历经3轮修改和精细打磨。

   首先是拒绝翻译腔,把“哦,我的老天……”“嘿,听着伙计们,我敢打赌……”这类做作的洋腔改掉;其次是删除“之乎者也”等过分文绉绉的“夹生饭”字眼,保留外国人演戏时的松弛感。为贴近中国观众,张国立又在口语化的台词中加入一些中文俗语、歇后语等。演出时,每每听到这些特色表述,观众都会报以会心的笑声。

   打磨细节精益求精

   这个版本的演出之所以能叫好又叫座,靠的主要是在塑造人物方面死磕细节,在表达故事内核方面精益求精。

   11名外籍演员里,有过大舞台话剧演出经验的,只有大山一人。他做过主持人,说过相声,也主演过小品和话剧。但在这次表演中,大山不仅要饰演主要人物瑞德,同时还担任旁白,需要在两个身份之间跳进跳出,快速切换状态。

   选角时,大山之所以打动张国立,不仅是因为他拥有30多年的中文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还因为他通过自媒体发布的一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配乐诗朗诵视频。大山的朗诵风格更偏向于西式的话剧式表达,因此张国立认为他能够将扎实的朗诵技巧转化为稳重成熟的舞台表现力,胜任故事讲述者的角色。

   瑞德的重头戏在于三次假释申请,需要通过表演展现出层次感,体现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第一次面对假释官时,他的情绪是恐惧还是期待?张国立一句“这是两个老狐狸的较量”让大山顿悟,帮助他找到了以虚伪应对的表演方式,与第二次的沮丧、第三次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话剧旁白中,大山特别关注安迪角色转变的关键场景,那是在他和狱友们坐在屋顶喝啤酒时,夕阳下的剪影让人印象深刻。大山从酒瓶上抬起头,缓缓说出:“这一刻,我感觉我们像是在修自家屋顶的自由人。”他的语调先扬后柔,尾音中带着克制而欣慰的笑意,细腻的演绎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这段场景不仅是角色心理变化的体现,也象征着希望与尊严在困境中的微光。它让观众感受到,即便身处压抑的环境,人性中的光辉依然能够被唤醒。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影片在叙事之外,更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演员柯雅各眼里,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安迪这个人物不是E人,是个I人,言行稳重,不会一惊一乍,但他又不是佛系的‘淡人’,因为他内心炽热,那种力量感来自坚定的希望,而不表现于外在的张扬。”这就要求演员完全进入角色,理解其行动逻辑、隐藏情绪,然后用内敛走心的表演方式唤起观众共鸣。

   这对柯雅各是个难题。虽然他从小喜爱表演,但他平时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此次是他首度出演大型话剧。他由衷感谢张国立,因为张国立每天必到排练场,从一个眼神到一场对手戏,仔细指导他,经常亲自示范。“能整日跟着他学习,如同在上一堂大师课。”柯雅各说,“演话剧后我才理解,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不是安迪越狱成功、解救了自己,而是他用自己身上的希望之光照亮他人。导演也是在身体力行地照亮我们。”

   视听渲染艺术烘托

   要拿出精品,对得起观众,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协作,心怀对舞台的敬畏之心。 在演出或节目背后,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当导演、演员、技术团队、场务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观众呈现一场高质量的表演。这种默契与责任感,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观众信任的回应。舞台虽小,但承载着无数人的努力与期待,唯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才能不辜负观众的目光与支持。

   舞美是话剧的视角骨架。

   演出开场,铁丝网围栏在冷色调的光线中缓缓升起,囚犯们被关在铁笼中,如同被困的野兽。这一画面生动展现了肖申克监狱的阴森与恐怖,令人感到窒息般的压抑。当发生暴力冲突时,红色灯光迅速覆盖整个舞台,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而在监狱操场上的闲聊时光,暖黄色的灯光洒落,幕布上高墙之外飘着几缕淡淡的云彩,带来一丝难得的宁静与舒适。

   灯光随着情节变换,踩着音效震烁,又悄然助推过场,为舞台注入动感和活力。据了解,灯光创作围绕“希望感”展开,全剧设有200多个灯光提示,且采用叠加过渡提升视效。

   音乐为情节作氛围推手。

   美国小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莫灵风,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话剧中实现了两个“人生第一次”——首次尝试话剧表演,饰演性格截然不同的“恶霸姐妹花”之一鲁斯特;同时也是首次为话剧创作原创音乐,每晚排练结束后,他根据演出感受熬夜进行作曲,常常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

   他最得意的一段作曲,是图书管理员老布鲁克假释出狱时的配乐——既传达出灰暗感,又用复杂和声凸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旋律整体下行,暗示其无望的人生走向。

   “戏剧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音乐也具有一定的戏剧性。”莫灵风总结道,“好的音乐设计服务于剧情,可以锦上添花。”

   除了舞台设计和配乐之外,剧中在接近结尾的高潮部分,还隐藏了一个技术上的小彩蛋。

   就在安迪越狱的前一天下午,肖申克监狱的操场上,他举起一只用石头雕刻而成的黄缘蛱蝶——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能飞行超过2500公里的蝴蝶。此时,轻柔优美的音乐缓缓响起,逐渐升高,“蝴蝶”突然扇动翅膀,朝着光线飞去,直冲观众席,剧院穹顶随之绽放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惊叹声,观众心中积压了两个小时的压抑情绪在此刻彻底释放。

   这只“蝴蝶”实际上是一架无人机,展现了现代科技为话剧舞台带来的精彩效果。这一场景暗示了故事的结局——安迪用一把小锄头,历经27年,终于挖出了一条通向新生的道路。

   有观众称赞:中文版话剧舞台设计巧妙,灯光效果出色,配乐极具感染力。尽管有电影版本在先,但话剧依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令人印象深刻。舞台艺术的现场感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是电影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也让这部话剧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话剧剧组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制作,消除了语言障碍,打破了传播界限与文化差异,使那份“希望”穿越时空,在中国舞台上生根发芽,并在观众心中悄然成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归队》:一场关于生存的漫长旅程

2025-09-20 01:35

2025地坛书市重磅来袭:与文学偶像的奇妙邂逅

2025-09-20 01:33

若你记得,我便活着——电影《731》震撼公映

2025-09-20 00:37

数智赋能,守护千年城垣——西安城墙的科技新防线

2025-09-20 00:36

《我与地坛》背后的故事:2025地坛书市重启,书香里的时光回响

2025-09-20 00:35

铁笔写忠魂:京剧《颜真卿》演绎书坛巨擘的血性风骨

2025-09-19 23:34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2025-09-19 23:33

破局中国白:德化匠人重塑陶瓷传奇

2025-09-19 23:32

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震撼登场,热血唱响不屈民族魂

2025-09-19 22:22

《青春导演乘风破浪:海岛影像掀起新潮》

2025-09-19 22:21

人民力量绘就时代画卷:美术展中的精神史诗与当代回响

2025-09-19 22:19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称中国电影新生代令人振奋

2025-09-14 11:20

《神曲》登陆上海,意大利音乐剧震撼启幕

2025-09-14 11: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惊艳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即巅峰,点燃全城期待

2025-09-14 10:17

《生万物》引爆口碑:一寸土地,亿万深情

2025-09-14 10:16

潮起云归音乐展下周上海启幕,叶小钢邀你共赴音符之旅

2025-09-14 09:09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电影大战,你选哪一部?

2025-09-14 09:08

2025地坛书市启幕:500万惠民券点燃京城阅读热

2025-09-14 09:07

《窗外是蓝星》: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震撼登场

2025-09-09 11:31

丝路文物有‘法’护航:中国公益诉讼守护文明根脉

2025-09-09 11:29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