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口碑炸裂,深情演绎土地与命运的交织,每一帧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日前在京联合主办电视剧《生万物》研讨会,该剧自开播以来引发广泛关注,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评价。与会者普遍认为,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扎实的叙事,展现了人与土地之间割舍不断的依存关系,是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精神的一次深情礼赞。
《生万物》改编自著名作家赵德发的长篇乡土小说《缱绻与决绝》,将时间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沂蒙山区,通过三个家族两代人在动荡历史中的命运交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乡土画卷。剧集不仅聚焦土地制度的变迁,更深入挖掘了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依赖,把个体命运置于时代洪流之中,增强了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温度。
多位专家在研讨会上指出,《生万物》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没有刻意渲染宏大叙事,而是从生活的真实细节入手,还原了那个年代农耕社会的日常图景——犁地、播种、收成、节庆,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被赋予了诗意与力量。正是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当代观众得以跨越时空,感受到先辈们对土地的敬畏与坚守。这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重现,更是对一种正在淡化的文化记忆的唤醒。
作为近年来少有的深耕乡土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生万物》的成功值得深思。在流量至上、快节奏娱乐盛行的当下,这部剧选择回归土地、回归人性本真,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定力。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高科技与都市繁华,也来自对乡土中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当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的意义或许在现实中被稀释,但在精神层面,它依然是民族根脉所在。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