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9月19日 22:22消息,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即将首演,展现民族不屈精神与红色情怀。
为弘扬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值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将推出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将于9月27日至10月3日举行世界首演。作为国家大剧院创作的第23部原创歌剧,《红高粱》以文学经典为蓝本,通过全新的舞台呈现,讴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炽热坚定的精神力量。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情礼赞。在当下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发观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红高粱》有望成为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海报。
改编:用音乐和舞台设计赋予新灵魂
歌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乡为背景,讲述了村民戴凤莲、余占鳌等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旧社会中人性的挣扎,以及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在这一文学作品中,莫言通过红高粱“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机勃勃、充满野性”的意象,表达了国人原始而坚韧的生命力,也塑造了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与自由而奋勇抗争的精神图腾。 从艺术表达的角度看,《红高粱》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它用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唤起人们对那段艰苦岁月的记忆,也让人们重新审视民族精神的内涵。红高粱作为贯穿全篇的重要象征,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是生命力和抗争意志的具象化体现。这种将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感染力。
此次国家大剧院特邀莫言亲自对歌剧剧本进行改写,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则倾情创作音乐,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两年。莫言在歌剧剧本中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人物与主要情节,情节简洁有力,歌词生动形象,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人物个性。郭文景则通过音乐为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在创作中融入了当地的茂腔、柳腔、山东梆子、山东快书、胶州秧歌以及高密民歌,并在管弦乐队中加入了唢呐、板胡等民族乐器,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同时,他将传统歌剧创作手法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使音乐兼具交响性与戏剧性,旨在打造一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审美与中国气派的现代民族歌剧新典范。
导演王筱頔联合舞美设计师季乔、服装设计师陈同勋、灯光设计师邢辛、多媒体设计师胡天骥以及道具设计师王伟君等一流创作团队,打造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效果——以高粱地为核心元素的舞台布景,借助灯光色彩与多媒体影像不断转换场景氛围。王筱頔表示,“这次创作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在郭文景老师和莫言老师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空间、造型、形象以及舞台场面等视觉呈现,以此来塑造人物、推动故事发展。”
演绎:刚柔并济唱响民族抗争史诗
歌剧《红高粱》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与管弦乐团共同呈现。剧中九儿象征着20世纪中国女性的觉醒与抗争,是充满野性生命力、突破封建束缚的典型形象,该角色将由著名歌唱家宋元明以及女高音新秀乌列热共同演绎。
《红高粱》中的九儿和我都是山东人。在歌剧中,我需要通过演唱来展现九儿那种典型的“山东人性格”——她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女性,性格刚强,同时又富有柔情与隐忍。“从音乐表现的角度来看,九儿的唱段极具张力,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宋元明表示,特别是在高潮部分情绪激烈爆发之后,情感迅速回归平静。声音由强烈而富有穿透力的递进,瞬间转为轻柔飘逸、略带花腔的质感,与之前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每一个声音处理的细节都独具特色。
除此之外,男高音歌唱家郭子照与王冲将共同出演余占鳌这一角色,以生动的表演展现这位“土匪英雄”不羁的性格与侠义精神;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王鹤翔和张扬则将饰演刘罗汉,用浑厚的男中音演绎酿酒师傅的忠诚与悲壮情怀;女高音歌唱家赵丽丽、张文沁以及郭琛将分别扮演凤仙,演绎乱世中女性命运的坎坷与曲折。此外,李鳌与柴进将饰演贪婪势利却最终为正义牺牲的戴老三,朱贺与李廷雷将出演八路军联络员任参谋,梁羽丰与谢昕宇将饰演聚元酒坊掌柜单扁郎,杨广萌与陈亦昂则将分别饰演翻译官与日军官这两个反派角色。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