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用真实力量重塑农村年代剧新表达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用真实力量重塑农村年代剧新表达 **副标题:** 土味逆袭!《生万物》以真实底色引爆年代剧新风口

元界财讯2025年08月31日 23:33消息,导演刘家成分享《生万物》创作理念,打造不卖惨的农村年代剧。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生万物》导演刘家成:用真实力量重塑农村年代剧新表达

   “地是爹娘面,一天见三面。”“十年学个探花,十年学不精庄稼。田是根,地是本,打庄户的第一条就是要敬着地。”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生万物》以农耕为主题,讲述了人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土地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生活的变迁与情感的起伏。它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更是心灵的依托。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土地的情感似乎逐渐淡化。然而,《生万物》提醒我们,土地不仅滋养生命,更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尊重土地、珍惜土地,应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念。这种对土地的敬畏,正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精神内核。

   《生万物》改编自作家赵德发的获奖文学作品《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大地近百年间的时空为背景,讲述了宁家、封家、费家三大家族两代人在这片热土上奋力耕耘、让万物蓬勃生长的故事,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中国普通百姓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执着眷恋。

   “现在年代剧很多,但是拍农村的年代剧不多。”日前,导演刘家成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到。他指出,剧中展现的农民勤劳和坚韧的品质,正是中国人能够延续至今、几千年文明未曾中断的重要原因。这种精神同样对当代年轻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农村题材的年代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通过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感受到过去农村生活的风貌,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作品有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与传承,也提醒我们不忘来路,珍惜当下的发展成果。

   此前,许多观众通过《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京味剧”认识了刘家成。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故事,使他成为“京味叙事”领域的代表导演之一。但刘家成希望突破重复的“舒适区”,尝试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题材。

   2024年,刘家成执导的《海天雄鹰》在央视播出,这部聚焦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剧作,标志着他在创作上实现了一次“上天”的突破。刘家成表示,在完成这部作品并寻找下一个创作方向时,《生万物》的剧本被递到了他手中,他一读前十集便感到十分兴奋。 从创作角度来看,《海天雄鹰》不仅展现了军事题材的硬核力量,也体现了导演对现实题材的深入挖掘与艺术表达。而《生万物》的出现,似乎为刘家成带来了新的灵感与挑战,反映出他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作品的探索精神。这种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领域的态度,值得肯定。

   “当时我刚拍完‘上天’的故事,再来创作一个深扎泥土的‘下地’故事。”这样的巧合,让刘家成深刻体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生万物》开篇以宁绣绣的回忆视角展开。1986年春,年迈的她回到天牛庙村的山顶,来到陨石“老天牛”身边,诉说几十年前的往事;故事结尾,宁绣绣买票走进昔日的自家老宅,恍惚间看到了所有被时光带走的亲人。

   剧中,宁绣绣的成长历程不仅体现了个人命运的突破,也映射出对土地价值的重新认识。她从对父亲放弃救她的怨恨中走出,逐渐学会了编蓑衣、做农活,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而封大脚则以朴实、善良和勤劳著称,她始终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迎来丰收与希望,生活也会因此越来越光明。 在我看来,宁绣绣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一种对传统农耕文化和精神力量的致敬。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扎根土地、自力更生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与成长,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刘家成希望在这部剧中传达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依然充满温情的基调。他提到:“自古有句话:土生万物。”《生万物》这一剧名恰好体现了土地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生万物”三个字也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将演绎出丰富多样的人生故事。 在我看来,这种对生活的诠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的温情与希望。而《生万物》通过展现人物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成长,提醒观众即便面对痛苦,也要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温暖与光明。这样的主题不仅贴近大众情感,也为观众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与力量。

   原著《缱绻与决绝》时间跨度较长,涵盖了多代人的故事。刘家成表示,在剧本调整阶段,他们就决定按照影视创作的规律进行取舍。例如,“观众最多能与两代人建立情感联系”。如果再引入第三代作为主角,观众可能难以产生共鸣,从而选择放弃观看该剧。

   《生万物》的大部分篇幅的时代背景集中在1926年到1947年这20多年间,以宁绣绣和封大脚的人生为主线。刘家成认为,在这20年间,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张力,还是故事的浓度和力度都更强。主创还拓宽了故事的广度——描绘主线人物周边的宁家、封家和费家群像,展现他们在这个时间跨度的命运变化。

   另外,“提亮”底色,是《生万物》主创们改编原著时所作的努力。

   剧集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中较为灰暗的基调和沉重的人物命运进行了适度“调亮”,采用了更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手法,并加入了一些幽默诙谐的元素,如封二夫妇的日常拌嘴、封二与宁学祥这对亲家之间的互怼桥段,为剧情增添了轻松感。刘家成表示,这种风格上的调整并不会削弱对封建时代的批判力度,反而有助于观众以更轻松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核心内涵。 在我看来,这种改编方式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与传播力,使更多观众能够接受并产生共鸣。通过幽默与浪漫的表达,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从而在不失深度的前提下提升了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经常说寓教于乐,得‘乐’在先,我们可以把要表达的东西糅在人物的命运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观众,而不是把高高在上的价值灌输给观众。”刘家成反对影视作品的强行“卖惨”。在他看来,观众在轻松看剧过程中,能自然产生思考,领会到剧集内核,这才是影视剧所形成的理想效果。

   《生万物》剧集通过展现农耕文化中特有的循环时间观念,与线性时间形成对比,生动呈现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规律;竹筒中的羽毛随着春气升腾,人们在储粮入仓时齐声高呼“五谷丰登,粮食满囤”,这些民俗场景不仅凸显了地域特色,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天地的敬畏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剧中有一场“试春气”的戏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共鸣。这一情节是宁绣绣对土地产生全新认知的关键转折点,她从最初对土地的不满与怨恨,逐渐转变为对土地的接纳与热爱。

   农民在立春时将鸡毛置于竹筒中“试春气”,鸡毛飞起便意味着春气已至。宁绣绣的独白如是说:“第一次感受了土地待耕种的迫切,俺也感受到了庄户们在感受土地的变化中,传递出对土地深深的关怀和热爱。他们用心感受土地的每一次脉动,用行动去呵护土地的每一份生机。”

   封二临终前给家人们上的“最后一课”,字字句句饱含对土地滚烫、真挚的爱,戳中观众泪点——“你往地上一站,你是对它亲,还是对它诚,它心里都有数啊。你要是对它亲,对它诚,它用收成来报答你。”“俺最喜欢的就是秋分,又收粮食,又种麦子,俺最喜欢,俺赶上了。”

   刘家成认为,土地不仅承载着物质财富,更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与精神追求。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土地紧密相连,这种关系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核心所在。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意义愈发凸显,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思考。

   刘家成说,他们运用镜头语言,将农村的田野、山峦和房屋拍摄得极具美感。这种视觉上的震撼,引发了人们对土地的重新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每个人都离不开家乡,心中都藏着难以割舍的乡愁”。同时,剧中人物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也给当下的年轻人带来了启发。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归队》:一场关于生存的漫长旅程

2025-09-20 01:35

2025地坛书市重磅来袭:与文学偶像的奇妙邂逅

2025-09-20 01:33

若你记得,我便活着——电影《731》震撼公映

2025-09-20 00:37

数智赋能,守护千年城垣——西安城墙的科技新防线

2025-09-20 00:36

《我与地坛》背后的故事:2025地坛书市重启,书香里的时光回响

2025-09-20 00:35

铁笔写忠魂:京剧《颜真卿》演绎书坛巨擘的血性风骨

2025-09-19 23:34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2025-09-19 23:33

破局中国白:德化匠人重塑陶瓷传奇

2025-09-19 23:32

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震撼登场,热血唱响不屈民族魂

2025-09-19 22:22

《青春导演乘风破浪:海岛影像掀起新潮》

2025-09-19 22:21

人民力量绘就时代画卷:美术展中的精神史诗与当代回响

2025-09-19 22:19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称中国电影新生代令人振奋

2025-09-14 11:20

《神曲》登陆上海,意大利音乐剧震撼启幕

2025-09-14 11: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惊艳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即巅峰,点燃全城期待

2025-09-14 10:17

《生万物》引爆口碑:一寸土地,亿万深情

2025-09-14 10:16

潮起云归音乐展下周上海启幕,叶小钢邀你共赴音符之旅

2025-09-14 09:09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电影大战,你选哪一部?

2025-09-14 09:08

2025地坛书市启幕:500万惠民券点燃京城阅读热

2025-09-14 09:07

《窗外是蓝星》: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震撼登场

2025-09-09 11:31

丝路文物有‘法’护航:中国公益诉讼守护文明根脉

2025-09-09 11:29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