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织,共话电影未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聚焦创作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探讨中国电影创新发展之路。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于8月23日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为主题,汇聚了众多青年电影人、行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的现实路径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在当前电影市场面临深刻变革的节点上,这场论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对行业未来的集体展望。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随着观众代际更迭、技术革命加速、市场竞争格局重塑以及国家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电影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新力量”的注入。他寄语青年电影人,不仅要成为连接新观众、深耕内容创作的生力军,更要勇于拥抱AI、虚拟拍摄、流媒体等技术变革,开拓电影表达的新边界。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中坚守中华文化根脉,肩负起建设电影强国的时代使命。这一番讲话,既是对青年创作者的鼓励,也揭示了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聚焦现实题材影片创作、动画电影的创新突破、观众审美变迁与叙事表达革新等议题展开交流。多位导演和编剧强调,真正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唯有深入现实、感知人民冷暖,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有专家指出,近年来部分影片出现“悬浮”“套路化”现象,根源在于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因此,“从生活中来”不仅是创作方法论,更应成为电影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真正完成“双向奔赴”。
论坛现场同步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及2025年重点新片片单。数据显示,自2015年春节档至2025年暑期档,满意度调查已覆盖61个重要档期、67个周末周期,累计评价影片达568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观众反馈体系。值得关注的是,《南京照相馆》《哪吒之魔童闹海》《罗小黑战记2》暂列2025年度单片满意度前三,显示出观众对兼具人文温度与技术水准作品的高度认可。此外,30余部即将上映的新片在片单发布环节亮相,涵盖现实题材、动画、科幻等多种类型,预示着未来中国电影内容生态的多元与活力。
作为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中国电影新力量”展已于8月22日在长春拉开帷幕。展览系统梳理了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导演、编剧及其经典作品,尤其聚焦近年来涌现的新生代创作者。通过手稿、剧照、影像资料等形式,展现中国电影创作力量的代际传承与创新突破。这一展览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回顾,更是对青年电影人的一种激励:每一个伟大的导演都曾是新力量,而今天的“新”,正是明天的“经典”。
本届论坛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电影局)协办,体现出政府主管部门对电影创作源头的高度重视。在流媒体冲击、票房波动、观众口味日益分化的当下,中国电影亟需回归内容本质,重建与观众的信任关系。此次论坛所倡导的“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恰是破解当前困境的一把钥匙。电影不是孤芳自赏的艺术,而是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的大众文化载体。唯有扎根现实土壤,倾听观众声音,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