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青蛇》再回首:那些未解的迷惘与永恒的追寻

《青蛇》再回首:那些未解的迷惘与永恒的追寻 ——千年妖魂未了情,今朝再读惊人心

重看《青蛇》,那些困惑与寻觅依旧萦绕心间,经典魅力永不褪色。

   国家话剧院于7月启动“CNT现场”高清展映季,计划在两个月内,通过全国30个剧场播放8部话剧的高清影像。8月16日和17日,话剧《青蛇》的影像版在北京连映两场。这部首次上演于2013年的作品,如今以新的形式再次与观众见面,重回国家话剧院剧场。 这种通过高清影像再现经典话剧的方式,不仅拓宽了观剧的时空限制,也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接触到优质戏剧内容。同时,这也反映出传统戏剧艺术正在积极探索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为艺术传播注入新活力。

《青蛇》再回首:那些未解的迷惘与永恒的追寻

   摄影/解飞

《青蛇》再回首:那些未解的迷惘与永恒的追寻

   摄影/柴美林

   青蛇不再被漠视

   尽管视频画面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但这并未影响《青蛇》在情感传达与观众沉浸体验上的表现。当演员的表情、动作、神态,以及服装的纹理、妆容的细节被镜头细致呈现时,秦海璐扮演的青蛇与袁泉饰演的白蛇在舞台上眼神流转、顾盼生辉;辛柏青出演的法海则衣袂飘动、身形挺拔。即便跨越时光,《青蛇》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蛇年迎来了“白蛇传”题材的集中爆发,成为文化领域的热门现象。除了话剧《青蛇》的影像放映,由徐克导演、改编自李碧华小说的电影《青蛇》4K修复版也于本月重映,引发观众对经典作品的再次关注。与此同时,上海大剧院制作的舞剧《白蛇》开启2.0版巡演;今年上半年,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芭蕾舞剧《白蛇传》已走过12座城市;而下个月,民族舞剧《白蛇传》将在苏州上演。 这一系列围绕《白蛇传》的文艺作品集中呈现,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持续生命力。无论是舞台、电影还是舞蹈,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故事的诠释,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也推动了传统IP的创新与传播。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积极探索。

   在大多数改编作品中,白蛇往往都是核心主角,而青蛇则多被置于从属位置,常被设定为妹妹或侍女,很少成为故事的焦点。与白蛇相比,青蛇更具妖性、兽性和野性,性格更加率真直接,锋芒外露,常常被当作白蛇的对立面。然而,她的形象通常缺乏独立的主体性。有研究者指出,“青蛇自身的幸福常常被忽视和忽略”。

   云门舞集1975年出品的《白蛇传》,可看作在改编这一传统叙事方面的早期探索。剧中的青蛇不再从属于白蛇,而成为一个完整且独立的女性个体,并重点塑造二者对情感的追求。到了20世纪80年代,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彻底颠覆了传统白蛇故事的情节,从边缘视角解构广为流传的爱情神话。

   小说中,青蛇作为许仙与白蛇爱情故事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她与白蛇在人间经历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成长,这成为整个故事推进的核心动力;青蛇、白蛇、许仙与法海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建了一个以女性视角为核心的叙事结构。

   小说展现出童话般爱情故事的背面,充满了猜疑、欺骗、背叛。许仙懦弱、背信弃义的形象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已得到展现,小说中的许仙则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在明知青、白蛇并非人类后仍满心算计“财色兼收,坐享其成”,最后死在小青剑下;法海以公理大义之名掳走许仙,镇压白蛇,同样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

   在这个故事中,白蛇在爱上许仙之后,逐渐成长为一位善良、忠诚的妻子,最终完全蜕变为传统意义上的“素贞”,在爱情中接受了传统女性的角色,完成了从妖到人的转变。而青蛇则以一种洒脱不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看透了人世间的感情,在新的轮回中继续活得自由自在。在传统的叙述中,青蛇的桀骜不驯被转化为敢爱敢恨、独立自主,并掌握了自己生命与情感的方向。

   法海不再是审判者

   从小说来到舞台,话剧《青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开辟故事,将剧中四个主要角色置于人、妖、佛三个层面的纠葛之中。许仙代表最普通、最现实的人;白蛇、青蛇是妖,白蛇想成人,青蛇则始终记得自己是能变成人的妖;法海是想成佛的人。人、妖、佛在各自禅悟的历程中不断探索出路。

   白蛇和青蛇学做人就是学习拥有情感、安放情感的过程。白蛇说:“我要做那一户户炊烟升起的人家、一扇扇亮着灯的窗户里面,坐着的那个良家妇女。”青蛇则说:“我从踏上人间的第一步就知道,做人要快活。”她们选择了迥然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领悟何为情、何为人。

   白蛇对于人世间的道德伦理、世俗教条样样学习遵守,以至于比人更像“人”。但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她毫无保留的奉献与付出,换来的是背叛。从想成人到成为人,再到不再渴望拥有人的眼泪、人的头脑、人的心,她主动走进雷峰塔,最终修成正果,白蛇涅槃了。而青蛇还在与法海纠缠。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比白蛇强烈牢固得多,她看得到人的种种缺点,也执著于对法海献祭般的、亿万斯年的精神恋爱,在他房梁上盘了五百年,直至终于拥有了“人的眼泪”。

   法海是话剧《青蛇》在人物塑造上与小说的最大区别。话剧不再以青蛇的第一视角叙事,而让法海成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推动者,剧中的法海不再“斩妖除魔”而是“授业解惑”,并从一开始就与青蛇紧密纠缠。他甫一出场,便用一段幽默、现代的台词自我消解了这一角色的神性。这个法海,有对病与死的畏惧、有对青蛇的摇摆、有对白蛇的不忍、有对许仙的不齿,他被摘掉了“反派”的面具,成为有血有肉的“人”。

   剧中说,“觉悟就是放下,放不下就是执著”,而放下的第一步,便是正视与接纳。话剧《青蛇》讲的不再是情与法的对立冲突,剧中的法海也不再是传统白蛇故事里的审判者和人间理法的化身,而成为青蛇白蛇的同路人、芸芸众生的代言人。在这条破除“我执”的道路上,白蛇比法海率先参悟,而法海的执与苦,亦是众人皆有的“劫”。剧作摆脱了传统白蛇故事中对“异类”与“他者”的审视,通过法海这一角色集中展现对人生出路的思索与探讨,这不可简单理解为对法海的“洗白”。

   经典不再被固化

   正如剧中反复吟唱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源自南宋的偈诗简洁而深刻,赢得了历代人的认同与追寻。话剧《青蛇》同样成功地将古老的故事与当下现实相连接,舞台上呈现的是宋代的传说,同时也映射出现代人的迷茫与探索。这种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在12年前与今天依然如故,观众仍仿佛置身其中,成为剧中的角色。

   从古至今,各个时期的创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结合特定的创作需求,在传统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不断重构白蛇故事,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内涵。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围绕《白蛇传》的改编作品层出不穷。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多部舞剧作品,还有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等,都在尝试为这一古老故事注入新的生命力。然而,部分作品在创新性上显得不足,甚至在某些观念上出现了倒退现象。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对经典故事的再创作是必要的,但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优秀的改编应当既保留故事的核心精神,又能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除了《青蛇》,国家话剧院此次展映的不少剧目都可谓经典版本,例如2015年首演版的《北京法源寺》、2013年的《大宅门》、2003年的《赵氏孤儿》,以及1999年的《生死场》。有的剧目由于时间久远,拍摄技术和画质不可与舞台影像飞速发展后的作品相比,清晰度不够、机位变化也比较少,但这并不影响拍摄的内容依旧动人。

   话剧《青蛇》的导演田沁鑫曾说,“即使是排经典戏也要和当代人的思想灵魂去沟通。所谓挖掘,就是对人物、对生活的把握,用当代意识去观照。”如今回头再看此剧,相信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归队》:一场关于生存的漫长旅程

2025-09-20 01:35

2025地坛书市重磅来袭:与文学偶像的奇妙邂逅

2025-09-20 01:33

若你记得,我便活着——电影《731》震撼公映

2025-09-20 00:37

数智赋能,守护千年城垣——西安城墙的科技新防线

2025-09-20 00:36

《我与地坛》背后的故事:2025地坛书市重启,书香里的时光回响

2025-09-20 00:35

铁笔写忠魂:京剧《颜真卿》演绎书坛巨擘的血性风骨

2025-09-19 23:34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2025-09-19 23:33

破局中国白:德化匠人重塑陶瓷传奇

2025-09-19 23:32

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震撼登场,热血唱响不屈民族魂

2025-09-19 22:22

《青春导演乘风破浪:海岛影像掀起新潮》

2025-09-19 22:21

人民力量绘就时代画卷:美术展中的精神史诗与当代回响

2025-09-19 22:19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称中国电影新生代令人振奋

2025-09-14 11:20

《神曲》登陆上海,意大利音乐剧震撼启幕

2025-09-14 11: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惊艳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即巅峰,点燃全城期待

2025-09-14 10:17

《生万物》引爆口碑:一寸土地,亿万深情

2025-09-14 10:16

潮起云归音乐展下周上海启幕,叶小钢邀你共赴音符之旅

2025-09-14 09:09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电影大战,你选哪一部?

2025-09-14 09:08

2025地坛书市启幕:500万惠民券点燃京城阅读热

2025-09-14 09:07

《窗外是蓝星》: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震撼登场

2025-09-09 11:31

丝路文物有‘法’护航:中国公益诉讼守护文明根脉

2025-09-09 11:29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