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就安全保障表态,俄乌冲突或现转机,但或仅为外交博弈。
在为结束俄乌冲突而举行的两次重要峰会上,“安全保障”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在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后的记者会上,俄总统普京首次表示,“乌克兰的安全应得到保障”。随后在华盛顿召开的美乌欧峰会中,在媒体开放环节中,“安全保障”一词被提及近20次。
为什么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成为谈判中的核心议题,又将如何影响和平的前景?俄乌冲突真的更接近于实现和平,还是说目前的一切仍只是各方互相推诿的表面动作?
可靠“安全保障”是乌克兰更“灵活”的前提
俄罗斯在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上的立场经历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成为美俄阿拉斯加峰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期间,俄罗斯曾明确提出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与中立化要求。具体而言,俄方希望严格限制乌克兰军队的规模、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导弹射程,以确保其无法对俄罗斯构成安全威胁。同时,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欧盟等西方军事或政治联盟,西方国家也不得在乌克兰驻军或向其提供武器援助。换句话说,俄方认为乌克兰不应拥有所谓的“安全保障”。 尽管在战事陷入僵局后,俄罗斯较少公开强调去军事化的要求,但并未明确放弃这一立场。直到今年,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加上俄罗斯在战场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俄方开始重新频繁提及乌克兰的去军事化问题。 从当前局势来看,俄罗斯似乎正在调整其战略节奏,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进一步巩固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主张与西方国家的核心利益存在根本冲突,未来相关谈判或将面临更大阻力。此外,特朗普政府若采取更加强硬的对俄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立。
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促使俄罗斯改变了对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的立场。可能是特朗普运用了他的“双方都要让步”理念,说服普京,建议在乌克兰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而俄罗斯则需要在安全保障问题上相应作出妥协。也有可能,这种表态仅仅是一种表态而已。
对乌克兰来说,安全保障是核心利益,也是其在俄乌和平谈判中的关键诉求。如果既要在割让领土问题上让步,又要放弃安全保障,无异于全面投降。这样的投降,即使在2022年战端刚启,俄罗斯从三个方向大步突进,围困基辅、哈尔科夫两大城市的情况下,乌克兰都没有接受,现在的乌克兰自然更无法接受。
当然,随着去年底以来乌克兰战场局势的持续不利,以及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带来的政治变数,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态度正逐渐趋于务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目前通过军事手段收复全部失地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愿意以当前战线为基础展开谈判。这表明,乌克兰并非完全拒绝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一定调整,但这种“灵活性”是有前提的。 在乌克兰方面看来,任何关于领土的讨论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安全保障之上。这意味着,即便在谈判桌上有所让步,乌克兰也希望能够获得来自西方国家的长期安全承诺与支持。此外,乌克兰的让步空间也是有限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最近的美欧乌峰会上,泽连斯基提出可以考虑“按比例交换”的方案,但同时也强调,宪法中对领土转让的明确规定使得直接放弃部分领土变得困难。因此,乌克兰更可能接受一种类似于“军事分界线”的安排,而非彻底放弃某些地区。 从目前形势来看,乌克兰在坚持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也在寻求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转变既反映了战场形势的严峻,也体现了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压力。未来,乌克兰能否在安全与领土之间找到平衡,将直接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
对欧洲来说,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同样至关重要。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对安全形势的判断发生重要转变。在许多欧洲国家看来,俄罗斯已经是“洪水猛兽”,乌克兰的安全就是欧洲的安全,要尽一切努力把俄罗斯挡在乌克兰,不然欧洲将为抵御俄罗斯的“威胁”付出更难以承受的成本。所以,欧洲也需要乌克兰得到安全保障。
乌克兰会得到什么样的“安全保障”?
目前,冲突各方都原则上认可了乌克兰应当得到某种安全保障。关键在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安全保障?不同形式的保障差距巨大。
1994年,美国、俄罗斯和英国曾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承诺为放弃核武器的乌克兰等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显然,这份备忘录早已失去实际效力。
如果这一次的安全保障依旧停留在表面上,乌克兰将难以接受。泽连斯基陆陆续续地提出了乌方对安全保障的设想。比如,即使不能加入北约,乌克兰也要加入欧盟,并获得类似《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也就是集体防御条款的安全承诺。同时,乌克兰要在西方支持下建立“强大的军队”,为此乌克兰将向美国提出了一项900亿美元的军备合作计划。
欧洲将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中扮演核心角色。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官员透露,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将包括四个关键方面:军事存在、防空系统、武器支援以及对停火协议的监督。彭博社也指出,大约10个欧洲国家已准备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向乌克兰派遣少量军队,这些部队将部署在远离前线的区域。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正在逐步深化。这种安全保障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乌克兰的防御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欧洲在地缘政治中的自主意识增强。然而,如何平衡军事支持与避免直接卷入冲突,仍是欧洲各国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此外,部署军队的具体细节和后续协调机制,也将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
美国的态度也很关键,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任何形式的安全保障都难以持久。事实上,美国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立场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美国奉行“甩包袱”政策,即使欧洲要给乌克兰安全保障,美国也不会提供支持。也许是被和平的前景所鼓舞,又或许是被欧洲说服,特朗普似乎认为安全保障将成为破局的关键。美方虽然依旧拒绝向乌克兰派兵,但同意为欧洲向乌克兰派兵提供情报、军备和空中支持。特朗普甚至还专门致电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质问他为何阻挠乌克兰加入欧盟。
目前,乌克兰和一些欧洲国家正借着俄罗斯“松口”、特朗普“上头”的契机,加速制定安全保障方案。
俄罗斯能接受吗?
毕竟,普京在讲话中提到乌克兰的安全需要得到保障,但并未具体说明俄罗斯能够接受哪些安全保障措施。目前来看,俄罗斯对乌克兰去军事化、中立化,以及允许西方军队进驻乌克兰等要求,显然难以接受。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明确表示,俄方坚决反对任何北约国家的部队在乌克兰驻扎。 从当前局势来看,俄罗斯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达成某种平衡,而非接受彻底改变乌克兰安全地位的方案。这种立场反映出俄方在战略上的谨慎与务实,同时也显示出其对西方介入乌克兰事务的高度警惕。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的言论颇具深意,他指出,如同乌克兰一样,俄罗斯同样有权获得“有效的安全保障”。回顾三年前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初衷,其原因之一正是认为北约通过乌克兰对俄罗斯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在与美国的多次交涉中,俄罗斯始终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俄乌冲突,其中就包括消除北约对俄的安全威胁问题。在俄罗斯看来,如果北约国家军队进入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将直接威胁到自身的安全;但与此同时,若西方军队不进入乌克兰,乌克兰是否又能获得真正有效的安全保障?这一矛盾成为当前局势的关键所在。
至少目前来看,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安全保障”问题上的立场仍存在明显分歧。能否设计出一个被各方接受、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保障方案,成为考验各国领导人智慧的重要课题。 在我看来,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不仅源于双方历史积怨和地缘政治博弈,更在于如何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找到平衡点。任何方案若缺乏互信与诚意,都难以真正落地。国际社会应推动对话与协商,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真正的和平还是“踢皮球”的游戏?
美俄峰会后,各方在一些过去难以沟通的实质性、关键性问题,如领土争端、乌克兰安全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有所软化。如果能够建立各方都接受的安全保障机制,可能在其他议题上也更容易达成妥协。然而,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欧洲国家在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尤其是在是否派遣军队方面意见不一。即便欧洲与乌克兰能在短期内达成协议,俄罗斯很可能不会接受。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安全保障方案,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灵活性”也难以体现。和平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从目前局势来看,各方在安全机制上的博弈将持续影响乌克兰的立场和后续谈判的进展。如何在保障乌克兰安全的同时缓解俄罗斯的担忧,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复杂的局势下,除了急于推动和平的特朗普之外,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均未对和平进程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它们仍在利用特朗普对达成和平协议的强烈愿望,努力争取有利于自身的利益安排。
通过美俄阿拉斯加峰会,俄罗斯成功打消了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推动特朗普改变了要求立即停战、再谈长期和平的立场,也通过与特朗普在解决领土、安全保障问题上的原则性共识,把“皮球”踢到了欧洲和乌克兰一边。
同样,通过美乌欧华盛顿峰会,欧洲与乌克兰成功将下一阶段谈判的重点,从特朗普希望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转向了要求俄罗斯在对乌安全保障方面作出承诺。欧洲也希望借助特朗普的积极态度,加快推动在美国支持下建立对乌安全保障机制,使其成为既成事实。同时,如果俄罗斯拒绝接受欧洲为乌克兰提供的安全保障,甚至因此反对即将举行的美俄乌峰会,这无疑会浇灭特朗普的热情。换句话说,欧洲和乌克兰再次将“皮球”踢回给了俄方。
现在来看,俄罗斯可能不会参与美俄乌峰会或俄乌峰会,这一可能性正在增加。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有关乌克兰安全保障的讨论必须包含俄罗斯的参与。截至目前,俄方尚未正式确认参加上述任何一场会议,仅表示支持继续进行俄乌之间的直接谈判,并考虑提升双方代表团的级别。有消息称,普京提议在莫斯科举行俄乌峰会,且特朗普无需出席,这种安排显然难以得到乌方的认可。由此可见,各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推诿和博弈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将继续关注俄罗斯的下一步动作,以及特朗普可能的反应。
(陈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