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8月18日 14:08消息,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邯郸站活动,弘扬运河文化,传承历史传奇。
8月16日,“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邯郸站活动在邯郸市图书馆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文脉永济 经典溯源”为主题,通过文化座谈、市集体验等形式,深入挖掘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探讨邯郸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脉络,并解析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经典文学名著之间的深厚联系。 此次活动中,邯郸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再次展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大运河不仅是古代交通的命脉,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邯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也能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活动现场,由南向北蜿蜒而来的运河长卷再次缓缓铺陈,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与河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冯宝秀共同为运河长卷中的邯郸、北京之印加盖印章,标志着运河文化的传承在邯郸得以延续。
作为“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一千多年前,曹操在铜雀台挥笔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气势磅礴的诗句,开启了建安文学的辉煌篇章。《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的情节,与大运河邯郸段漕工忙碌的场景相互映衬,那些充满侠义精神与抗争意志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文化座谈会上,邯郸赵文化研究所所长侯廷生、原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以及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王玥波三位文化专家,围绕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展开讲述,深入剖析了邯郸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解读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为“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邯郸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开启。首站到金滩镇重温古城昔日繁华,随后走访《水浒传》中喧闹的“大名府”——大名古城,接着来到大名县大运河博物馆一览运河与古城交织的文明长卷;随后走近大名石刻博物馆触摸千年前的笔墨风骨,踏上学步桥上重温经典成语故事,在丛台公园忆赵武灵王的革新勇气,最后漫步邯郸道,从回车巷到学步桥,感受深藏于市井烟火里的包容与大义。
运河文化市集剪纸专场与文化座谈同期举行,围绕邯郸十景、成语故事以及太极之乡等主题展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王秀梅、邯郸市剪纸艺术协会副会长蔡春娥、邯郸市国学研究会剪纸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冯石萍亲临现场,手把手教授小读者剪纸技艺,让邯郸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通过一张张剪纸生动呈现,仿佛跃然纸上。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剪纸作为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地方历史与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种将非遗技艺与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本次活动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由首都图书馆与河北省图书馆共同主办,邯郸市图书馆及大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承办,大名县图书馆协助开展。下一站,“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将走进天津。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