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如何吸引国际游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与吸引力。
美国《旅游与旅行世界》网站8月7日发表文章,标题为:中国旅游业如何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中国旅游业近期迎来国际游客消费大幅增长,带动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多项因素,包括中国持续放宽的签证政策、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中国丰富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吸引力。
签证政策的调整是推动外国游客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通过放宽签证政策,使更多外国游客受益,尤其是来自与中国有互免签证协议国家的游客,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入境。此外,中国还对38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对于需要在中国中转的旅客,来自54个国家的游客可享受最长240小时(即10天)的免签过境期限。
这些变化让国际游客来华变得更加便捷,中国目前也推出了更为简化的入境流程。2025年第一季度,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在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3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2.7%。
国际旅游收入的增加不仅是通过签证政策实现的,也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特别是移动支付服务,在让外国游客更便捷旅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23年年中以来,国际旅行者已经能够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中国各地购物。移动支付的普及使中国对旅行者来说更容易接近,尤其是在北京等主要城市,游客可以使用一卡通支付公共交通和主要景点的费用。
对于像来自越南的河芳这样的游客来说,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赴华旅游的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河芳说,她只需要携带手机和护照就可以参观和购物,不需要现金。
购物是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实施的退税政策也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消费,中国调整了相关政策,将退税的最低购物金额门槛降低,同时提高了现金退税的上限,并进一步扩大了可享受退税的商品种类。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调整有助于提升外国游客的购物体验,增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随着政策的优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国际游客选择来华旅游并进行消费,这对国内零售业和相关服务业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零售业已经感受到这些变化带来的积极效应。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国际游客在酒店和零售等领域的消费显著增加,带动了强劲的投资需求。其中,购物已成为国际游客助力中国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称赞,中国的退税和免签政策是“明智且具有全球视野的策略”。她表示,这些措施着眼于提升游客体验,增强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这是一项旨在提升中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长期战略”。
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改善,除了在支付便利性和签证政策上带来积极影响,也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智能技术在中国各地广泛运用,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体验。许多博物馆和著名景点已开始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3D等先进技术,打造互动式导游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让游客能够与文物进行互动,还能让古画“活”起来,甚至与历史人物“对话”,从而让历史更加生动可感。例如,在四川成都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获得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仿佛将过去带入当下,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国内外游客带来更多惊喜与便利。
除了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力,像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以更好地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例如,上海市政府设立了旅游服务中心,安装了多语种标识,并在主要景点支持国际信用卡支付,从而提升游客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展望未来:2025年及以后,中国旅游业预计将保持积极的增长势头。随着全球旅游格局的持续变化,预计中国旅游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根据朱莉娅·辛普森的观点,2025年全年外国游客的消费将维持强劲水平。中国正通过应用创新技术、实施便利的签证政策以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 strategically 投资,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这些措施有望继续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辛普森表示,中国的旅游业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复苏,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外国游客在消费方面的积极表现,显示出中国在建设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认为,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反映出全球游客对中国文化、自然景观以及整体旅游体验的认可。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和国际交流的逐步恢复,中国旅游业的前景值得期待。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