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野火春风》再燃京城:京剧新编引爆红色记忆

《野火春风》破晓重燃:新京剧风暴唤醒沉睡红色基因

元界财讯2025年08月05日 08:20消息,《野火春风》再度上演,新京剧点燃红色激情,重温革命岁月,引爆京城观剧热潮。

   8月1日,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在长安大戏院迎来首演,以一场充满时代气息与艺术张力的舞台呈现,致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剧改编自李英儒同名小说,曾以电影形式深入人心,此次以京剧现代戏的形式重新演绎,既是对红色经典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传统戏曲守正创新路径的一次有力探索。

《野火春风》再燃京城:京剧新编引爆红色记忆

   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革命题材作品,《野火春风斗古城》承载着几代观众的历史记忆。如何在尊重原著精神与观众期待的基础上实现艺术突破,是此次创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北京京剧院集结了张和平担任艺术顾问,王筱頔执导并联合青年编剧胡铭帅进行剧本重构,著名作曲家朱绍玉负责唱腔设计,王天赐、刘洋作曲配器,季乔等一线艺术家参与舞美创作,组成了一支兼具实力与创新意识的主创团队,为全剧的艺术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舞台之上,转台与冰屏巧妙结合,多媒体影像如泼墨般铺展,风雨交加的古城氛围扑面而来。大幕拉开,时间被迅速拉回上世纪40年代日寇铁蹄下的华北平原。交通员银环因情急泄密导致政委杨晓冬被捕;金环为唤醒伪军团长关敬陶的良知英勇就义;杨母为成全儿子的革命信仰毅然跳楼殉国。在至暗时刻,银环完成思想蜕变,缜密策划营救行动;关敬陶则在风雪之夜饮下明志酒,最终率部起义。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浓缩了原著的精髓,也展现了京剧在表现现代革命题材上的强大叙事能力。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该剧在“守正”方面下足功夫。朱绍玉强调,全剧行当齐全,老生、青衣、花旦、老旦均有精彩唱段,力求让观众“听得过瘾”。金环的娃娃调高亢激越,尽显刚烈本色;银环以西皮二黄为主,温婉中见坚韧;杨母的汉调转二黄慢板深情厚重,将母爱与家国大义融为一体;而关敬陶与杨晓冬在雪夜明志时的双嘎调合唱,更是将音乐与戏剧情绪推向高潮。这些传统唱腔的精准运用,不仅彰显了京剧的艺术本体特征,也让角色的情感逻辑更具说服力。

   在表演层面,多位主演展现了“角儿的艺术”的非凡魅力。杜镇杰饰演的关敬陶层次分明,从沉沦迷惘到良知觉醒,每一个眼神、语气都充满戏剧张力。谭正岩塑造的杨晓冬果敢沉着,形神兼备,体现出青年谭派传人的深厚功底。张慧芳一人分饰金环与银环两角,尤其在金环牺牲后,仅凭一段音乐与一个转身便完成角色切换,从刚烈姐姐瞬间转入悲痛妹妹,其唱腔、身段、神态的精准把控令人叹服。这种“一人双角”的高难度处理,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开掘。

   如果说“守正”是根基,那么“创新”则是这部作品焕发新生的关键。该剧在音乐设计上大胆融合现代元素:银环与金环的主题配以小提琴,增添柔情与诗意;杨晓冬由大提琴伴奏,凸显其沉稳坚定;杨母则用民二胡烘托亲情温度;而一度迷失的关敬陶,则以笙的疏离音色象征其灵魂的漂泊。朱绍玉坦言:“越是搞传统戏曲,越要跟上时代。”这种跨界的音乐语言,并未削弱京剧的本体韵味,反而增强了人物的心理纵深与情感层次。

   导演王筱頔的诗意构思为全剧注入了灵魂。她创造性地引入“芳草”这一意象——源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是杨晓冬牺牲恋人的名字,也象征所有为民族独立献身的无名英雄。当金环倒下、杨母坠楼,舞台上“芳草”以柔美的舞姿接引英魂,宛如一场庄严的仪式。这一处理超越了写实叙事,升华为一种诗化的纪念。主题曲中反复咏唱的“芳草”意象,如诗眼般凝聚全剧精神内核,使革命牺牲不再只是悲壮的结局,而成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更值得肯定的是,主创团队敏锐捕捉到了原著与电影改编中的叙事难点:杨晓冬作为地下工作者,虽形象丰满,但在情节推动上缺乏主动行为。为此,剧本在高潮处赋予他一场极具戏剧张力的劝降戏——他精准把握关敬陶内心最脆弱的时刻,以情动之,以义激之,促其觉醒。这一笔不仅补足了人物弧光,也让整部剧的情感逻辑更加完整。这段酣畅淋漓的演唱,既是艺术的高光,也是思想的升华。

   在我看来,《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还原了一个红色故事,更在于它用当代审美重新诠释了信仰与牺牲的意义。在当下多元文化交织的语境中,传统戏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部作品给出了有力回应:唯有扎根传统而不拘泥于形式,拥抱时代而不迎合潮流,才能真正实现“守正创新”。它提醒我们,经典不是被供奉的标本,而是可以不断被激活的精神资源。

   当前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京剧院选择此时推出这部新编现代京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年轻观众在剧场中为金环落泪、为杨母动容、为“芳草”沉思时,历史的记忆便完成了代际传递。这正是戏曲艺术最珍贵的价值所在——它用美的形式,让信仰落地,让精神重生。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归队》:一场关于生存的漫长旅程

2025-09-20 01:35

2025地坛书市重磅来袭:与文学偶像的奇妙邂逅

2025-09-20 01:33

若你记得,我便活着——电影《731》震撼公映

2025-09-20 00:37

数智赋能,守护千年城垣——西安城墙的科技新防线

2025-09-20 00:36

《我与地坛》背后的故事:2025地坛书市重启,书香里的时光回响

2025-09-20 00:35

铁笔写忠魂:京剧《颜真卿》演绎书坛巨擘的血性风骨

2025-09-19 23:34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2025-09-19 23:33

破局中国白:德化匠人重塑陶瓷传奇

2025-09-19 23:32

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震撼登场,热血唱响不屈民族魂

2025-09-19 22:22

《青春导演乘风破浪:海岛影像掀起新潮》

2025-09-19 22:21

人民力量绘就时代画卷:美术展中的精神史诗与当代回响

2025-09-19 22:19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称中国电影新生代令人振奋

2025-09-14 11:20

《神曲》登陆上海,意大利音乐剧震撼启幕

2025-09-14 11: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惊艳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即巅峰,点燃全城期待

2025-09-14 10:17

《生万物》引爆口碑:一寸土地,亿万深情

2025-09-14 10:16

潮起云归音乐展下周上海启幕,叶小钢邀你共赴音符之旅

2025-09-14 09:09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电影大战,你选哪一部?

2025-09-14 09:08

2025地坛书市启幕:500万惠民券点燃京城阅读热

2025-09-14 09:07

《窗外是蓝星》: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震撼登场

2025-09-09 11:31

丝路文物有‘法’护航:中国公益诉讼守护文明根脉

2025-09-09 11:29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