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巴尔贝拉称赞中国电影创作者不断涌现,令人鼓舞。
记者:李彦南、任耀庭、张馨文
报道员:莱昂纳多·隆布罗索
他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双重繁荣”:一方面,中国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屡创票房佳绩,取得商业成功;另一方面,具有鲜明风格的影片层出不穷,艺术造诣达到较高水平。“中国导演以自身文化和现实为根基讲述故事。通过观看中国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电影不仅在国内市场持续发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赢得了全球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与此同时,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上的探索与突破。这些影片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表达,使得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
在谈及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时,巴尔贝拉提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AI一定会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但我们现在仍难以预判它的作用。” 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技术的介入正在重塑传统的生产模式。尽管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测其具体影响范围和深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变革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电影作为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技术进步中保持艺术的本质,将是行业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他认为,观影习惯的变化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流媒体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倾向于在家观看电影,只有在遇到“爆款”影片时才会选择去电影院。“我们应当通过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而不仅仅是依赖商业大片,更要提供具有艺术价值和情感力量的影片。”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