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9月09日 11:31消息,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震撼上映,开启科幻新纪元。
上周末,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制作的中国首部8K高清太空纪录片《窗外是蓝星》在上海CMG融媒影城举行了首映活动,该片随后在全国范围内上映。
影片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在轨执行为期六个月的任务为背景,主要画面由中国空间站内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摄影师拍摄,向观众展现一次充满中国风格太空美学的非凡体验。
影片中展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太空画面,同时也揭示了许多关于太空生活的隐秘细节。通过航天员王亚平的视角,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视觉冲击力、情感细腻与宇宙思考的90分钟观影体验。
作为中国首部太空题材电影,《窗外是蓝星》使用国产8K超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总台团队与航天部门密切配合,在拍摄过程中面临包括太空科研课题攻关、影视创作探索以及天地协同等多项挑战,先后解决了火箭振动测试、空间环境适应性测试以及空间站内部充电存储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导演朱翌冉在分享中表示,通过真实的太空场景来展现太空主题,能够带来更具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地球的真实质感是数字技术难以模拟的。这次太空电影的成功摄制,建立在中国载人航天持续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之上,是一次‘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作的生动实践”。
中国空间站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刘学超在现场分享中提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搭载了14个国际先进的科学实验装置,每个装置都具备独特的功能和应用。航天员通过操作这些设备,能够实现最高加热温度达到3100℃,并成功熔化制备钨合金,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正是依靠国家实验室提供的太空利器,未来或许能够制备出在地球上无法获得、仅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高科技材料。”刘学超表示。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也展示了在极端环境下材料制备的可能性。随着空间站实验的不断深入,更多前所未有的材料有望被研发出来,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种技术进步的背后,是国家对基础科研持续投入的结果,也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的体现。
本次首映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上海总站共同主办。现场观众还收到了来自电影《窗外是蓝星》拍摄地的特别“彩蛋”:远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通过视频形式向活动现场送上了对影片首映的美好祝福,并表示这部电影真实呈现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与生活细节,记录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珍贵画面,展现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拍摄影片的独特浪漫。(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