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浴血和平》定档9月30日,系列终章聚焦边打边谈新战局。
三载相伴,《志愿军》系列迎来最终篇章。9月8日,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正式发布定档预告及海报,宣布将于9月30日在全国上映。该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至停战协议签署期间“边打边谈”的历史阶段,不仅呈现前线战场的激烈战斗,还将深入刻画谈判桌上的外交博弈。影片同时公布演员阵容,除张子枫、朱亚文等延续前两部的主演外,宋佳、彭昱畅、郭涛等实力派演员也将以全新角色加入,新老演员齐聚,多线叙事展开,共同迎接故事的终章。
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在文争武斗双线并行的背景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打造出全新的作战奇观。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着各方的耐心与智慧,也深刻影响着战争与和平的走向。在谈判桌前,各方代表反复磋商,而在战场上,冲突依然持续,形成一种独特的对峙状态。这种局势既是对国际政治智慧的挑战,也是对军事策略的全新考验。
不同于前两部,《志愿军:浴血和平》展现了“边打边谈”的全新战局,让观众得以从更多角度理解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在经历了五次战役的激烈对抗后,志愿军以顽强的意志将美军逼上了谈判桌。进入和谈阶段后,双方的较量更加激烈且充满博弈。预告中,美方表现出傲慢与挑衅,试图用6万页错误频出的文件颠倒黑白,甚至多次炮击施压,企图破坏谈判进程。面对这些无理行为,我方代表团始终坚定立场,以专业精神和强硬态度维护国家尊严。这次谈判历时747天,共召开158次大会、733次小会,期间经历5次中断,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纪录,充分体现了谈判过程的艰难与曲折。 与此同时,前线战斗也从未停歇。“范弗里特弹药量”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战场满目疮痍,杀伤力极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不仅顽强反击,夺回了上甘岭的地表阵地,也为谈判争取了重要筹码。那些曾经象征屈辱的照片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而志愿军以不屈的精神,誓要为后人留下属于胜利的影像。 **观点看法:** 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外交与意志的全面比拼。谈判桌上没有硝烟,却同样充满刀光剑影;战场上的每一次冲锋,都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赢得一分尊严。志愿军的坚持与智慧,不仅改变了战局,更塑造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他们的付出,值得被永远铭记。
定档海报定格了和平降临之时的美好画面,志愿军战士们振臂欢呼,洒在他们头顶的是鏖战已久终于得见的曙光,白鸽高飞,共沐希望,和平的意义在此具象化。
影片同步释出演员阵容,张子枫、宋佳、朱亚文、陈飞宇、彭昱畅、肖央、王砚辉主演,郭涛、王传君、周政杰、张宥浩、吴昊宸参演,王挺、郭晓东、李晨、杜江、冯绍峰、闫妮、阿如那、曲禾、王雨甜、于谨维、王阳、张雪迎特别出演。众多角色组成并肩作战的英雄群像,涵盖战斗前线、中立区域、谈判桌以及后方战场等多条战线,齐心协力为和平奋勇前行。
三部曲全面展现,致敬英雄;三年国庆相约,见证盛世前行之路。
《志愿军》三部曲由陈凯歌执导,以全景式、多维度的视角讲述了“立国之战”的全过程,通过空前的叙事规模和制作诚意,打造了一部属于中国人的英雄史诗。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在2023年国庆档获得口碑冠军,深刻回答了“为何而战”的历史命题;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则在2024年成为战争片观影人次最高的作品,展现了“以战止战”的激烈斗争;第三部《志愿军:浴血和平》在“边打边谈”的复杂局势中,彰显了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作为系列最终章,它从更高格局回顾这场战争,用匠心诠释和平的来之不易,以“不忘”致敬英雄的不朽精神。 影片1:1复刻来凤庄场景,超6万页文件营造出书山文海的视觉冲击;精心还原上甘岭作战的经典场面,一上午布置的炸点在一镜中完成爆炸,毒气弹特效妆细致到血管的凸起……无论是宏大场面还是细微之处,都展现出极高的工业水准与专业精神。三年三部曲,系列最终章。这场“立国之战”持续了近三年,《志愿军》系列也实实在在地陪伴观众走过了三年,在银幕内外形成了一场特别的精神共鸣。 从内容来看,该系列不仅是一部战争电影,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对英雄的庄严致敬。其在制作上的极致追求与情感表达上的深度挖掘,使得影片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属性,成为一部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再现,也为当下观众提供了思考与反思的空间,让“立国之战”的精神得以延续与传承。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