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7月26日 11:22消息,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点映获好评,以凡人微光诠释不屈民族气节。
作为今年暑期档三部抗战题材电影之一(另外两部为《东极岛》和《731》),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等主演的《南京照相馆》自7月19日起开启点映后,获得了众多观众的积极评价,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7000万元。影片将于7月25日正式上映。
影片取材真实历史事件
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1938年1月,在如今南京市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内,时年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寇军官送来的胶卷时,被底片上触目惊心的暴行画面所震惊——砍头、活埋、奸淫……这些罪恶的瞬间让年轻的罗瑾激愤难平。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加洗了30余张照片,精选16张制作成一本相册。他在相册封面画了一幅图:左上方是两颗鲜红的心脏,右下方一把利刃刺向心脏,滴出了鲜血,右上角写了一个大大的“耻”字。随后,他与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这些珍贵影像。这份浸染着鲜血与勇气的“京字第一号证据”,最终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重要证据。 这段历史不仅是一段沉重的记忆,更是一种对正义的坚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少年用行动证明了良知的力量。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以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下真相,并勇敢地将其保存下来,为后来的审判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这种精神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历史不能遗忘,真相不容篡改,每一个敢于揭露真相的人,都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灯塔。
导演申奥感慨表示:“照片原本是记录美好时刻的载体,承载着人性的温度。然而在日军攻陷南京之后,这些照片却变成了宣传的工具,成为炫耀暴力的手段。”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凶器”的转变,正是影片通过影像揭示历史真相的核心所在。
在影片的前20分钟,剧组生动再现了日军占领南京时所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场景,还原了中华门、挹江门等南京历史地标。电影中的吉祥照相馆位于南京著名的贡院街。申奥表示:“在那个年代,这条街几乎见证了南京人一生的重要时刻。人们在这条街上毕业、结婚、生育、工作,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在这里留下一张照片。这条街承载着南京人的一生,而这家照相馆,正是南京人一生的缩影。”
剧组1比1还原了日寇当年留下的一些历史照片,以及他们为粉饰罪行而拍摄的“亲善照”。这些照片中,日寇的狂欢与南京城内百姓的无助和绝望形成鲜明对比。美术指导李安然表示:“我们就是用一张张清晰的历史照片,一点点拼凑出剧本中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影片不仅重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沉重岁月中人民所承受的苦难。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与还原,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教育意义,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叙事模式采用“大历史小切口”
《南京照相馆》运用了“大历史,小视角”的叙事手法,影片以刘昊然扮演的邮差阿昌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一群藏身于照相馆中的七位普通百姓,在寻找逃离南京城机会的过程中,不得不与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合作,协助其冲洗胶片。然而,在亲眼目睹日军的残暴行径后,他们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逐渐被唤醒,最终决定将这些照片带出南京城。
影片并没有一味地夸大这些人物,而是以人性为视角,讲述他们的经历与变化。影片开始时,苏柳昌原本有机会登上车辆逃离城市,但因为一对夫妇请求他帮忙寻找女儿的信件,他选择返回邮局。虽然帮助这对夫妇实现了心愿,却也因此错过了上车的机会。然而,这辆车子刚开出不久,就被落下的炸弹击中,苏柳昌因此躲过一劫。这个看似偶然的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百姓的绝望与无助。
在路演活动上,刘昊然手拿苏柳昌的邮局“入职照”感慨道:“正如其他生活在南京的人,会通过照片记录人生的大日子,这张’证件照’对阿昌也是意义非凡。”
王传君对汉奸翻译王广海的演绎十分到位。王广海始终认为,以日军当时的实力,中国根本无法战胜,连“万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心安理得地为侵略者服务。王广海性格懦弱,但对高叶饰演的情人林毓秀却格外关心,一直试图帮助她逃离城市。他在影片中展现出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然而当日军当着他的面企图玷污林毓秀时,他终于失去了退路。王传君曾表示,最初接到这个角色时是拒绝的,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挑战。在路演现场,手持片中“通行证”的王传君情绪激动,几度哽咽,“我为自己的角色感到遗憾,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自强不息。” 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往往超越简单的善恶判断。王广海并非纯粹的坏人,而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妥协甚至背叛的人。这种角色塑造不仅增强了戏剧张力,也让人反思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脆弱与选择的沉重。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能被美化,唯有铭记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影片中的演员表现出色,刘昊然的个人气质与角色苏柳昌十分契合,高叶所饰演的林毓秀展现出鲜明的飒爽气质,而王骁扮演的照相馆老板金承宗则显得中规中矩。
观众感言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演员高叶在观影现场情绪激动,流下眼泪。她表示,角色林毓秀在某些方面与过去的自己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演绎这个角色时感到非常有共鸣。她还分享了一篇令她深受触动的影评,文中写道:“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看到阳光明媚、人群熙攘的景象,感到格外美好和感动。因此,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珍惜当下。”
影片结尾的设计触动了许多观众的情感:画面中凋敝残破的南京,与如今的繁荣富足形成鲜明对比。申奥透露,片尾的构思来源于一位南京摄影师的作品,这些画面引导观众回顾南京的“前世今生”。 我认为,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影像的力量,观众得以在现实与过往之间穿梭,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变化与希望。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也让观众对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位南京家长看完电影后动情地说:“我从出生一直生活在中华门,我们小时候会在那里玩,看了这个电影特别熟悉。”在他看来,本片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要教育后辈,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网友“梦里诗书”点评道:看完《南京照相馆》,给我带来的是许久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空白,而是被什么东西沉甸甸压着的痛,电影用不同小人物的视角,让观众跟着冒充学徒的邮差阿昌,一步一步踩进了1937年南京的焦土。”北京晚报记者王金跃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