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栏

财经数码科技

我们站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解码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资讯

"财经数码科技"是元界财讯的核心栏目,聚焦于热点财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资讯等前沿技术在金融财经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我们追踪金融科技创新浪潮,分析财经数码动态,解读政策走向,提供深度行业洞察与前瞻性热点资讯。

#证券热点 #科技快讯 #文旅体育 #文化产业 #娱乐快讯 #国际资讯 #国内市场

《扫毒风暴》引爆荧屏,口碑收视双丰收

《扫毒风暴》引爆荧屏,口碑收视双丰收——毒霸榜单!观众直呼过瘾

《扫毒风暴》热播中,口碑与收视双丰收,精彩剧情引热议。

   《扫毒风暴》作为一部备受关注的禁毒题材剧,正在持续热播中,其在腾讯视频上的热度持续攀升,豆瓣评分已升至8分。酷云数据显示,该剧在央视八套的收视率一度突破2%,历史峰值达到2.54%。截至目前,累计播放量已超过4.81亿次,在猫眼等平台的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稳居第一。从口碑到收视表现,该剧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影响力。 从内容上看,《扫毒风暴》以禁毒为主题,不仅具备强烈的现实意义,也通过高质量的制作和紧凑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其在多个平台上的优异表现,反映出观众对这类题材的关注与认可。同时,该剧的成功也为国产禁毒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

《扫毒风暴》引爆荧屏,口碑收视双丰收

   多线索叙事增添题材容量

   《扫毒风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起,当时新型毒品冰毒开始暗中从境外向我国境内渗透,也成为缉毒工作的新重点。剧中,由秦昊饰演的反派卢少骅在西港市化工厂保卫科工作,还兼任哥哥走私公司的负责人。与此同时,从边境卧底回到西港的缉毒警察林强峰(段奕宏饰),开始与卢少骅交手。境外地区的海洛因旧线、新型冰毒制贩新线以及相对应的缉毒警察线路,三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在一起。

   从开篇的结构来看,《扫毒风暴》存在线索过多、交叉叙事略显复杂的问题。剧情主线一方面展现了当地缉毒警察深入调查海洛因案件的明线,另一方面则描绘了林强峰回到西港后追查阿胜遇害事件的另一条线索,同时,境外毒品势力因冰毒的出现而引发内部权力变动,这条脉络则相对隐晦,构成了较为隐蔽的暗线。

   好在剧情节奏紧凑,阿胜遇害的背后牵扯出制毒师老鬼,他不仅导致了阿胜的死亡,还在逃亡过程中与主角卢少骅产生交集,意外传授其制毒技术。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卢少骅走上了危险的道路,最终害死了自己的恩师,致使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发小重伤昏迷。他与林强峰的逃亡过程成为剧集的重要看点。剧中采用多线索并行和交叉闪回的拍摄方式,为《扫毒风暴》带来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既没有过分渲染毒贩的阴谋,也保持了叙事的流畅性。双雄对峙的桥段深受观众喜爱,而故事后半段从西港制毒转向境外宛北,陌生的地域背景也为影片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真实塑造一线缉毒警察群像

   《扫毒风暴》中,反派主角卢少骅由一名普通化工厂员工转型为制毒专家,这一设定让不少观众将其与美剧《绝命毒师》进行对比。此前张颂文主演的同类题材剧集《猎冰》,也常被观众拿来作为参照。

   两部剧都以现实中的毒枭刘招华为原型,他曾利用独创的合成技术大规模制造冰毒,涉案总量超过14吨,成为1999年前后全球规模最大的冰毒案件之一。尽管题材相似,但《扫毒风暴》与《绝命毒师》《猎冰》在表现方式和叙事风格上仍存在明显差异。 从创作角度来看,虽然都围绕毒品犯罪展开,但不同作品对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社会背景的呈现各有侧重。《扫毒风暴》可能更注重警匪对抗的戏剧性,而《绝命毒师》则深入刻画了主角的堕落过程,展现毒品产业链的复杂性。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语境下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解读与表达方式。

   在现有的故事线中,《扫毒风暴》并没有如前作更多将笔墨放在毒贩身上,而是明显突出以林强峰为代表的缉毒警察群体,完整塑造一线缉毒警察群像,以接近残酷写实的手法再现上世纪末艰苦卓绝的禁毒事业。

   双男主中,缉毒警察林强峰的过往经历在剧中被详细刻画。剧情多次通过闪回展现其队友林百川因身份暴露而被害的场景,突出了林强峰无力拯救战友所带来的心理创伤,同时也将西港的制毒体系与宛北的境外制毒产业链相勾连,使林强峰具备了超越普通西港缉毒警察的视角和洞察力。由段奕宏饰演的这位缉毒警察行事风格独特,办案方式并不按部就班,表面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即便多年未在西港活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情报网络,迅速掌握了当地毒品犯罪的脉络。

   缉毒大队原有的小分队,以及与林强峰并肩作战的“三剑客”,市局政委、地方派出所所长等人物在剧情中展现出鲜明的性格特征,围绕林强峰形成了一群真实而立体的一线缉毒警察形象。随着故事推进,因多次抓捕行动受挫,剧情重心转向了揭露警队内部“内鬼”的主线,一众缉毒警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从叙事结构来看,剧中不仅注重个体角色的塑造,也通过集体行动展现了缉毒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这种对警察群体的深入刻画,有助于观众更全面地理解禁毒斗争背后的艰辛与坚守。同时,寻找“内鬼”的情节设置,也为故事增添了紧张感与悬念,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戏剧张力。

   风格化影像服务主题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导演五百曾凭借《心理罪》《扫黑风暴》等悬疑涉案剧打响名声,作为一名新锐导演,他在这次的创作中明显“拍得更飞了”。大量的手持摄影画面在剧中出现,跟随人物以第一主观视角切入,在表现吸毒成瘾画面时更是采用了很多的颠倒变形画面处理。这种较为夸张的影像风格直观展示了毒品对人脑的不可逆损害,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吸毒者的异常。

   手持摄影带来的粗糙质感,恰好映衬出剧中毒贩的冷酷无情,复古色调的滤镜也增强了整部剧的历史氛围,通过影像再现了当年制毒和贩毒活动猖獗的时代背景。随着剧情发展到境外宛北,画面表现更加直接有力,充分展现了境外制毒产业链的庞大以及毒贩的狂妄与嚣张。

   对于习惯观看风格平稳的涉案剧的观众来说,《扫毒风暴》中晃动的镜头和较为鲜明的色彩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但从涉毒题材作品的表现形式创新角度来看,这种尝试还是可以理解的。在导演个人影像风格与观众审美接受之间,确实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但目前的创作方式整体上服务于禁毒主题,不算过度炫技。《扫毒风暴》在禁毒题材影视作品中实现了视听语言上的突破,并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了讲述重大主题的有效路径。(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请输入您的姓名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
请输入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

特别推荐
《归队》:一场关于生存的漫长旅程

2025-09-20 01:35

2025地坛书市重磅来袭:与文学偶像的奇妙邂逅

2025-09-20 01:33

若你记得,我便活着——电影《731》震撼公映

2025-09-20 00:37

数智赋能,守护千年城垣——西安城墙的科技新防线

2025-09-20 00:36

《我与地坛》背后的故事:2025地坛书市重启,书香里的时光回响

2025-09-20 00:35

铁笔写忠魂:京剧《颜真卿》演绎书坛巨擘的血性风骨

2025-09-19 23:34

全洋班演绎《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巡演引爆戏剧圈

2025-09-19 23:33

破局中国白:德化匠人重塑陶瓷传奇

2025-09-19 23:32

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震撼登场,热血唱响不屈民族魂

2025-09-19 22:22

《青春导演乘风破浪:海岛影像掀起新潮》

2025-09-19 22:21

人民力量绘就时代画卷:美术展中的精神史诗与当代回响

2025-09-19 22:19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称中国电影新生代令人振奋

2025-09-14 11:20

《神曲》登陆上海,意大利音乐剧震撼启幕

2025-09-14 11:1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惊艳登陆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即巅峰,点燃全城期待

2025-09-14 10:17

《生万物》引爆口碑:一寸土地,亿万深情

2025-09-14 10:16

潮起云归音乐展下周上海启幕,叶小钢邀你共赴音符之旅

2025-09-14 09:09

光影盛宴来袭:国庆档电影大战,你选哪一部?

2025-09-14 09:08

2025地坛书市启幕:500万惠民券点燃京城阅读热

2025-09-14 09:07

《窗外是蓝星》: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震撼登场

2025-09-09 11:31

丝路文物有‘法’护航:中国公益诉讼守护文明根脉

2025-09-09 11:29

友情链接

与优质财经科技平台共同构建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