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宋都开封,感受千年文化魅力,研学之旅热力全开。
暑期旅游高峰期到来,河南开封州桥及周边汴河遗址的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迎来大量游客。在参观人群中,许多前来研学的孩子佩戴着色彩鲜明的帽子,成为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州桥石壁上的海马图案非常精致。在遗址地下,还有一层又一层不同年代的建筑遗迹,以前这里一定非常热闹。”回忆起老师刚才的讲解,来自广州的11岁小学生余铭玥兴致勃勃地说道。
来自佛山的香欢女第一次带着儿子参加研学旅行团。她表示,这个研学团不仅配有课程和讲解,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参观游玩,能够学到更多知识;同时由于是集体活动,孩子很快就能融入团队,玩得非常开心。
每逢节假日,“带娃做什么”一直是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以北宋都城闻名的河南省开封市,目前已有28家研学基地,提供500余节研学课程,内容涵盖知识科普、文化体验、励志拓展等多个类型,深受全国各地家长的欢迎。 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打造了多样化的研学体系,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将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期待,也为城市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开封文投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秋云表示,作为地接团队,暑期期间几乎每天都有研学团队需要接待。公司充分利用开封独特的北宋文化资源,开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线路和课程,今年上半年课程的选购率同比上涨263%。
过去,家长带孩子来开封,主要是去景点游览、观看演出。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匆匆忙忙地参观和拍照留念,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度体验,更倾向于参与一些互动性强的文化项目。程秋云表示。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的生活艺术。在清明上河园景区,经过一番装扮后,8岁小学生李明杭换上古装,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并体验了点茶的技艺。
“现代人把茶一泡就喝了,但是古代人要点茶,会经过很多程序,制作出来的茶味道也很特别。”李明杭说,景区里还有各种表演,感觉自己当了一天的宋朝人。
千年前,张择端以高超的绘画技艺,将宋代社会生活生动地呈现在《清明上河图》中。如今,这幅承载历史记忆的画卷正被重新演绎,走进现实。作为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图》为设计蓝本,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并推出了“我在宋朝的一天”研学项目,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宋代的文化与生活。 我认为,这种将艺术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传播力,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增强文化认同感。这样的创新尝试值得肯定和推广。
“我们有专业讲师30余位,设置了超过20个课程。景区里还有《岳飞枪挑小梁王》《大宋·东京梦华》等多个大型实景演出,寓教于乐,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更强。”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部负责人邢潇月说。
研学活动持续升温,凭借独特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开封的文化研学为研学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文化路径。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看来,开封研学将宋文化的精髓转化为适合各年龄层参与的生动体验,依托宋文化打造的沉浸式场景、富有互动性的体验设计以及本地热门旅游现象,共同形成了全时空的品牌传播效应。
为推动研学产业的发展,开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各研学基地完善软硬件设施;同时举办研学课程和精品线路评选活动,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接待研学游客约100万人次。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东表示,将依托开封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研学线路和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研学需求。 从当前的文旅发展趋势来看,研学旅行正逐渐成为推动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打造高品质研学产品的先天优势。100万人次的接待量,不仅体现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也反映出市场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未来,如何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研学产品的吸引力和参与感,将是开封文旅部门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策划:孙闻、李欢
记者:李文哲、杨静
视频:杨静、王正一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