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8月05日 12:05消息,农艺赋能,田园变景,北大荒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这稻田画真是太壮观了,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在夏日温暖的微风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郊的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稻田中的观光平台上,来自武汉的游客王娜面对眼前的巨型稻田画发出由衷的赞叹。
闫家岗农场景区管理公司董事长王一楠介绍,今年他们打造的稻田画面积达到165亩,色彩斑斓、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些稻田画分为6个主题,涵盖了哈尔滨城市文化、传统神话故事以及卡通形象等元素。”王一楠表示,稻田画不仅是景区的一大亮点,更是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目前,农场正在积极探索更多特色项目,力求丰富游客体验。 与此同时,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还计划与辖区内的酒店、农家乐、铁锅炖等餐饮业态展开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整体接待能力。目前,已具备最大800人住宿、500人用餐的服务规模。 从农业到文旅,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值得肯定。稻田画不仅提升了土地的附加值,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文化与自然的结合,既能吸引游客,也能带动地方经济。未来,如何在保持生态的同时持续创新,将是这类项目长期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在我国最大垦区北大荒集团,每到夏季,遍布垦区的稻田画成为人们休闲打卡的好去处。垦区干部群众以稻田画为依托,积极发展农文旅结合产业,稻田画成为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盛夏7月,稻浪翻滚,在乌苏里江畔的北大荒集团八五八农场有限公司,一群充满活力的企业吉祥物“铁小伍”“江小鲃”“芭小宝”以卡通形象出现在绿色的稻海中。这些形象不仅为农场增添了一抹生动色彩,更将军垦历史以更加亲民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农场居民张仁祥正带着孩子在稻田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向孩子讲述垦区开荒建设的故事,孩子对“铁小伍”的造型表现出浓厚兴趣,一路追着问起背后的历史。 这样的创意不仅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也增强了年轻一代对垦荒精神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具象化的形象传递历史记忆,既保留了厚重感,又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文化表达方式。
负责八五八农场有限公司稻田画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工作人员李振华介绍,除了稻田画之外,今年农场还新增了研学活动、小火车观光以及娱乐餐饮等项目,使得景观农业区的亩均效益超过500元,目前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500人次。
在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的观景台,前来游览的定制农业消费者们纷纷举起手机拍视频,镜头里绿油油的稻田与认购田的标识相映成趣。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要让消费者吃到好米、放心米。”宝泉岭分公司市场运营部副总经理张树远表示,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认购一片稻田后,可以从春种到秋收全程“云参与”——春天有卫星定位的地块图,夏天能看无人机植保直播,秋天还能来地里体验收割。 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与消费者的体验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透明度,也让消费者对粮食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云端种田”,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这样的实践值得肯定和推广。
张树远说,自7月以来,农场迎来大量参观者,他们不仅可以实地观摩智慧农业示范区,还能参与垦荒文化展、边境风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芳表示:“我们设计了多条主题路线,并配备了专业导游讲解北大荒的历史。”为提升游客体验,农场特别准备了观光车,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同时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插秧比赛等互动体验项目。 在现代农业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场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了垦荒精神与农耕文化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传统农业正在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定制农业推荐官张玉龙表示,今年以来,宝泉岭分公司已累计获得706份认购订单,交易额超过300万元。借助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认养”方式了解北大荒,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显著增强了产品的附加值。 从当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种以“认养”为核心的定制农业模式,正在成为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的有效桥梁。它不仅让农产品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更高的价值,也让消费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情感认同。随着这种方式的不断推广,未来有望带动更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品牌化方向转型。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