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财讯2025年08月06日 14:11消息,好客山东以创新举措推动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打造沉浸式体验,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新潮流。
齐鲁大地风云再起,美食江湖硝烟弥漫。7月30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首场对决——“鱼”跃龙门·山东鱼江湖争霸赛在济南火热开赛。来自山东16个地市的美食战队齐聚泉城,以鱼为媒,展开一场味觉与技艺的巅峰较量。这场以“鲜”为魂的盛宴,不仅是对鲁菜烹饪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折射出山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用舌尖上的文化,撬动更深层次的旅游消费。
就在比赛前一日,“好客山东·半岛1号”海上游首航仪式在烟台市蓬长客港隆重举行,青岛、威海、日照三地同步启动航线,标志着山东沿海旅游迈入“海上联动”新阶段。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喻剑南介绍,该产品采用“长短结合、远近兼顾、海陆联动”的运营模式,逐步开通半日游、一日游及多日游航线,最终实现“连段成线”,构建“1+N”半岛海上旅游产品体系。此举不仅打通了沿海城市的水上通道,更将海洋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资产,是山东推动“全域旅游”从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山东持续发力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推动全省景区场景焕新,吸引游客走出家门、走进景区。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旅游市场深刻变革的现实倒逼——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观光,而是追求更具参与感、文化感和记忆点的深度体验。谁能率先完成从“看风景”到“住进风景里”的转型,谁就能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赢得先机。
烟台长岛旅游集团正是这一转型的积极践行者。依托创建5A级景区的契机,长岛推动“一票通”景区整合,新增多处文化主题打卡点,并策划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项目,让海岛文化“活”起来。更值得关注的是,“野奢蓝湾”休闲渔业项目的加速推进,海钓俱乐部的成立与帆船观光航线的开通,构建起“观光+休闲+体验”的多元产品矩阵。这种从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场景转变的探索,正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我们正围绕‘深度体验’重构消费场景。”长岛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吴勇表示,目前集团已在景区布局3处“海豹咖啡厅”直营点,打造兼具网红属性与本地特色的休闲空间。同时,对“长岛风味鲜虾饼”进行品牌化升级,意图将其打造成代表长岛的标志性伴手礼。此外,特色海鲜大排档与精品民宿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实则精准——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可吃、可玩、可带走、可回味”的完整旅游闭环。这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
暑期高温点燃了“暑期经济”的热情。济宁市文旅系统顺势推出“玩转济宁·景景有FUN”体验活动,以“儒韵消夏·畅游济宁”为主题,融合文化休闲、非遗演艺与研学体验,通过“主题叠加+业态融合”的创新模式,实现消费场景、时段与客群的三重扩容。这种系统性策划,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时空边界,让文化资源在夏日高温中持续“发热”。
具体来看,邹城峄山风景区推出“峄恋园绿野仙踪音乐烧烤派对”、沙池寻宝等23项游园活动,并结合地质探险与非遗传拓,掀起研学游热潮;汶上文庙则通过传统礼仪、非遗技艺与国风运动等沉浸式项目,让游客仿佛穿越千年;任城运河记忆街区更是别出心裁,将“音乐会+中医夜市+游船互动”与水上民俗表演融合,打造夜间文旅新场景。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的选择,也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强大生命力。
据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晖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监测的36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2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1.7%。这一数据背后,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成果,也是科技赋能与创意驱动的体现。当“文明旅游”成为习惯,“有序打卡”成为常态,山东的文旅生态正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行。
在景区主动求变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在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临沂市将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思路,统筹推进不少于10家重点景区焕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亲情沂蒙”旅游服务规范的推广,通过培训、示范、互动等形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这种“软环境”的打造,往往比硬件投入更能影响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
更值得称道的是,临沂坚持“旺季病,淡季治”的治理理念,针对景区秩序、服务短板等问题实行“一景一策”,体现了治理的精细化与前瞻性。旅游管理不应只是节庆期间的应急应对,而应是全年常态化的提质增效。这种未雨绸缪的治理思维,正是山东文旅可持续发展的底气所在。
智慧文旅正成为景区焕新的关键引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重点支持烟台崆峒胜境、墨子鲁班古代科技文化展览馆等项目,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沉浸式体验、数字演艺与低空文旅等新业态。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文化与游客的情感桥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炳春透露,山东将以泰山、崂山等知名景区为试点,推出无人机编队表演、低空观光航线等项目,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化旅游体验。这一设想极具前瞻性——当游客不仅能仰望泰山之巅,还能从空中俯瞰其雄伟轮廓,旅游的维度将被彻底打开。低空经济与文旅融合,或将催生下一个消费增长极。
从一场以鱼为主题的美食争霸赛,到海上游航线的启航;从长岛的“野奢蓝湾”到济宁的“儒韵消夏”;从临沂的“亲情服务”到山东全域的智慧文旅布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产品的丰富,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跃迁:旅游不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文化感知、情感共鸣与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当前日期是{},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山东的这场文旅变革,恰如一场及时雨,既回应了市场需求,也引领了行业方向。未来的旅游竞争,拼的不是景点数量,而是体验深度与文化温度。山东,正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行。
留言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